传承好家风 圆和谐之梦
我的父亲从小就是个孤儿,在上世纪那个艰难的时代,我的父母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省吃俭用把我们姐弟六人养大。我的父母都是热心肠的人,经常帮助乡亲们,并把好吃的送给周围的老人。他们就是这样用行动潜移默化的教我们怎样孝敬老人,怎样做人。我永远记着父母的教导:做一个简单而务实的人。不沉溺幻想,不好高骛远,不庸人自扰。要尽量活得真诚而坦率,长大了你们可以不美丽,可以不可爱,可以不温柔,但是一定要诚实和善良!
我是家里的老大,在父母的影响下,很早就学会了精心爱护弟弟妹妹。我深知: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所以我从不奢望出现奇迹。我婆家当时是四世同堂,是少有的“大家庭”,家里有爷公、奶婆,公公、婆婆,俩个小叔子、一个小姑子。面对这么一大家子人,我暗自下定决心要让这个大家庭更加和谐。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我每天下班后都抢着、争着做家务,洗衣、做饭,经常给爷公、奶婆做小灶。爷公、奶婆生病时,即使是在半夜都要马上请医生,守护在他们身边护针催药。亲戚前来看望,我每天至少要做四顿饭,中午,由于时间有限我做好饭菜却没有时间去吃,就急忙去学校了。虽然晚上还要照顾孩子,但是我从未因此耽误工作。连年被评选为优秀教师,而我的家也先后被省、市、县评选为“五好家庭”称号。
当爷公、奶婆病重时,我母亲也被发现得了胃癌,这真是雪上加霜,两边老人都要照顾,我每天休息的时间更少了。一年后,在四十天内三位老人相继去世了,他们的离开让我懂得了这个世界最脆弱的是生命,身体健康,很重要。(我由于过度劳累,身体早衰,患了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骨质增生等一系列“老年病”的症状。)我的三小叔子天生残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我只要一有空就教他:要阳光快乐,要开朗坚韧,要真诚自立,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尽量多学习各种技能充实自己。在我们的帮助下,他现在成为我们当地的“万事通”,还在村里开了一个商店,并为当地的村民义务修理家电、手机,并在全镇象棋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现在都叫他“大能人”。
我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有很大的压力,是老人的言传身教不断激励着我,要把好家风像呵护树苗一样,坚持用爱心浇灌让它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不断传承。
我的儿子白杨,在两岁时我就引导他自己洗脸、洗脚、存放玩具;三岁时就能自己刷凉鞋、洗袜子、烧火、扫地、招呼客人,有好吃的先给太爷、太奶吃。四岁看见他的老太太在做棉衣,就说:“太奶奶,你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东西了,让我姑奶给你做吧。”从此他太奶奶逢人就讲:“我的重孙子白杨这么小就知道关心我,真懂事”。
上学了,他在我的班级里,总是有一种优越感,我为了能让他懂得自己和别的孩子是一样的,不能有特殊待遇,在班级我对他严要求,别的同学能做得到事,要求他一样要做得到。在他上四年级时,为了培养他吃苦耐劳和坚强的意志,把他转到离家三里地外闫家中心校上学,每当下雨、下雪的天气时,他会不满地发牢骚。我教导他说:我是为了培养你具有坚毅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为你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你要学会忍耐与坚持,很多人才华和能力都很强,却因为他缺乏毅力和钢铁一样始终如一的意志力而失败……就这样,他在我们这个和谐的家庭中健康地成长,先后在县、市读完了初、高中,并顺利完成了读完了大学。如今,他在工作中一直积极向上,还经常助人为乐,他的能力和为人得到了同事和社会的首肯。
打开传承好家风之门,让好的家风像阳光一样涌进人们的生活,只有小家的和谐,才有社会的稳定。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我们的和谐社会便会有一支引导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让好的家风呵护我们的每一个家庭,进而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这是社会所需要的,是国家倡导的,更是我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