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回归我省高校让国学“底色”濯染青春
本报记者韩雪时下,国学渐成时尚,有关的专题讲座、少儿国学班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甚至微信朋友圈中转发、传阅国学文章也已成为一种风雅表现。与此同时,在我省一些高校中,从学科设置到课余学习小组的纷纷成立,都令人感受到了“国学热”的扑面而来。以国学知识滋养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在构筑青年知识体系的同时,也为大学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营造氛围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学校礼堂里,千余名大学生身着白色医生服,神情庄严肃穆地齐声诵读唐代孙思邈的名篇《大医精诚》。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清晨,校园里的林间小道上,十几名学生共同吟诵着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
这些场面,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园里已是“司空见惯”,如今,这些颇具仪式感的经典诵读已成为很多中医药学子对于医生职业神圣感的最初印记,并成为很多毕业生根植生命中的“初心”。
漫步在绿草青青的校园中,一条被命名为“大医之路”的道路两旁,伫立着21尊古代中医药学家的雕像,旁边还有用大理石铺设并雕刻有中药方剂的“经方小道”。
“在这里诵读这些医家的千古名篇,心里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该校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汤阳对记者说。据了解,学校近年来十分注重通过“有形”的环境建设,让广大师生时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在营造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同时,学校还发挥传统文化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熏陶渗透作用,探索和建立以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为主体,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根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教风、学风和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在组织学生走进农村、社区开展医疗义诊、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伦理规范等的认识,树立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民众健康利益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
实践活动在国学普及中理论联系实际
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冬颖老师的办公桌上,一沓精美雅致的明信片显得十分夺目,明信片正面印有古诗词,背面则是各种花卉树木名称的详细“注解”。
记者了解到,这些明信片是该校李先耕教授带领学生校园采风,辨识了百余种生长在黑龙江大学校园内的古典诗词中的植物,并拍摄了大量图片,精选了其中50幅,制作成明信片和小册子,让师生们领略黑大植物文化,了解香草奇花中的经典含义。
“古典诗词中很多美丽的花朵就开在我们身边,将古诗词中的植物与黑大的景物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入了解古典文学的同时,也更加热爱我们的校园。”刘冬颖认为,国学普及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要用一些灵活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喜欢,因而,学院组织了“校园寻找古典诗词名花”实践活动。
“活动全程都由学生完成,包括找植物、摄影、印刷和校对等,现在这些明信片在校园里很火,我给它取名‘满庭芳’。”刘冬颖笑着说。
“近年来,学校把国学知识教育融入到对学生的培养工作中,从2012年开始,我们组建了一个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融合在一起。”刘冬颖介绍说,在试验班里,要求每名学生坚持“每日一诗”阅读活动,并要背诵下来。此外,还定期举行学术型读书交流会,学生和老师共读一本书,然后一起面对面交流和探讨。
汉语言文学2011级实验班夏琪同学在回想起她经历过的一期读书会时,满脸欣喜,“读书会是在更深刻的交流中度过的,十分难忘。”
创新形式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所在
记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采访时了解到,在国学课的课堂上,常常是座无虚席,很多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还未走进教室,就远远听到最近热门电视剧的主题曲,以这样流行的一首主题曲作为课前音乐,让我几乎忘了即将上的这门选修课是带着浓浓历史气息的课程。”哈医大2014级临床药学学生刘卫一说起自己学习国学选修课时神采飞扬,“柏老师以很火的两部剧《来自星星的你》和《何以笙箫默》作为引子,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第一个专题《一爱千古——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将这两部电视连续剧演绎的爱情思想与古典爱情诗词的主题相联系,一下子使课堂变得轻松和立体,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诗词赏析变得鲜活起来。”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柏宁老师正是教授这门国学课的任课教师,她认为,高校学习国学应持一种审察和反省的态度,对我国传统文化做出综合性的全面整理和更深刻的把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所在。同时,柏老师希望,要将国学思想多多切入到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之中,这有助于医者科研灵感的激发和人文意识的养成。
“科学发现或发明中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需要直觉、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直觉、灵感、想象力从哪里来?很多来自于经典人文书籍。”柏宁说:“文、史、哲、艺虽然不能直接教你手术操作和基因重组实验,但它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面对生命时更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为其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关心民众疾苦的医学人文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柏宁老师认为,在医学高等教育层面应普遍开展国学思想教育,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同时,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去履行作为医者的职责和使命。
编辑:陈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