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长征精神的精髓是勇敢、乐观、坚韧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历史语言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辉作客新华网。新华网才萌摄
新华网哈尔滨4月20日电题:何辉:长征精神的精髓是勇敢、乐观、坚韧
颜秉光 才萌 姜慧梓
作为70后的大学教授,何辉是一位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中年人。平常的日子他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好课件,认认真真地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上课,与此同时他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忙碌之余经常受邀在全国各地参加论坛或讲座,尽心竭力地传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他本人对大学教育、新闻、广告和舆情等的思考。
在如此密集的工作安排之下,他依然花费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殚精竭虑地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长征题材的史诗创作。这部共37卷、2万行、24万字的作品,饱含着他对长征精神的最好诠释和理解,同时也作为70后的一代人献给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和建党95周年的贺礼。
日前,受新华网黑龙江频道和哈尔滨市教育局的邀请,他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的行政干部和骨干校长做了网络舆情应对的讲座。在讲座开始之前,就长征史诗的话题,他接受了新华网的独家专访。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历史语言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辉对话新华网主持人姜慧梓。新华网才萌摄
嘉宾: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历史语言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辉
主持人: 新华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何辉教授十年前曾经用六年的时间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长征叙事诗——《长征史诗》,这部著作也被誉为红色经典史诗。除了在国内出版发行外,还被译成日文出版,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何辉教授作客新华访谈间,跟我们共同分享一下他个人对于《长征史诗》这部红色经典的理解。我们知道有关长征题材的作品很多,比如电影、文学作品、小说等,您为何想到用诗歌来表现这一题材?
何 辉: 我是从1999年、2000年左右开始创作这部作品的,2006年正式出版,差不多6年时间。当初我为什么会想到用史诗这样的形式来表现长征这个题材,我想长征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始终没有史诗形态的作品。我曾经看过一部小说是埃德加·斯诺的,他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总有一天应该有人能够创作出关于长征的完整史诗。”当时这句话给我留下了一点印象,但是还没有动心思准备创作长征史诗。
再后来,我读到了一部诗集,这其中有一首由外国诗人以长征为题材创作的诗歌,诗歌蛮长的,大概有百十行。当时我就突然想到了之前埃德加·斯诺的那句话,心中就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中国人自己写的以长征为主题的长诗还没有出现?现在已经有外国诗人写了,万一以后有外国诗人为长征写了一部完整的叙事诗,那我们中国人都干什么了?从那个时候我就动了这个心思: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要为长征写部史诗。
最开始的创作并不是从长征开始的时候写的,而是挑了一些时间段来写,因为那个时候还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写作这样一部完整的作品。创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找到感觉了,终于下决心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写一部真正的、史诗题材的作品。
主持人: 我们知道长征精神的内涵包括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创新的胆略和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那么这种精神品质对时下的中国有怎样的意义?
何 辉: 通过这样一部文学作品,我们要表达更多的内容,以长征这个事件为载体,要反映人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勇气、乐观、坚韧,这些东西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是古代、现代还是未来,都是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我想,长征精神是把这些作了一个集中的体现,我想通过作品体现这些人的精神,这是人的精神世界中很高尚的一部分,这种精神不会过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对于个人,可能你的生活道路上会出现一些挫折;对于集体来说,在工作过程中可能要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对国家来说也是这样,在我们中国前进的道路上,在我们追求小康社会、走向中等发达国家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在我们遇到挑战、遇到压力的时候,我相信长征精神,或者说人对正义的追求、勇敢、勇气、坚韧、乐观,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
主持人: 您的作品,用诗的语言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场景和历程,里面不乏鲜活生动的细节描写,那么作为作者,您认为最经典的语言或者片断有哪些?
何 辉: 从我个人来说,像其中的翻越夹金山、穿越大草地、走向胜利等等,这些片段都有一些我个人比较满意的部分。比如“翻越夹金山”的片段:
“年轻的儿郎啊,劝你们不要去爬那雪山,
所有的爬山者不是累死就是冻死,
更何况你们只有破烂单薄的衣裳。”
他们说话时眼睛带着虔诚与敬畏,
看着云团飘渺盘旋在高耸的山顶,
犹如不朽的神灵雪白的长发在飘扬。
此时夕阳的余晖将雪峰斜照,
白皑皑的冰雪高贵的辉煌闪耀在云霄。
红色勇士们听了话语不禁心惊,
但是他们心中有惊人的勇气与力量,
他们是这样用如雷豪壮的话语回答:
“我们是英勇的红军经历过无数苦难,
为了解放人民捍卫国家的独立,
我们个个不畏牺牲征战于四方。
如今我们已经来到大雪山的脚下,
许多英勇的战友已经光荣牺牲,
他们的身躯有的埋葬在宽广大地,
再也不能归返他们思念的故乡;
有些英勇的战友牺牲在滔滔的江河,
鲜血流入江水,身躯淹没于沧浪。
我们又怎会在这雪山之前畏惧,
神灵无法挡住我们的队伍长长。
我们宁愿追随那些牺牲的战友,
为了胜利的旗帜能在大地飞扬。
可能没有人能够记得我们的名字,
但是当后世的人们来到这座山下,
看着雪山峰顶的白云,如旗帜飘飘,
他们会说有群英雄曾在此战斗,
山河大地会留住英雄们魂魄的芬芳。
即使哪天雪峰变成了盆地凹陷,
英雄的魂魄也会犹如骄阳如常。
也许我们很多人将会失去生命,
追随我们英勇的战友埋骨他乡,
躯体埋入寒冰,身躯淹没于雪浪。
可能没有人能够记住我们的名字,
因为任何名字总是容易被遗忘。
但是当后世的人们来到这座山下,
看那太阳的火焰在冷峭的冰雪中燃烧,
他们会说,有群英雄曾在此战斗,
山河大地将记住英雄们不朽的荣光。
即使哪天雪峰变为海洋或深谷,
英雄的魂魄也会象那日月悠长。”
可能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选择,刚才这部分是叙事诗中通过人物的口吻来叙述的片段,他不是纯粹的叙事部分,有一定的抒情。
主持人: 很多网友对您的创作过程很感兴趣,创作时间长、题材高大上,那么您的创作状态经常是怎样的?是什么信念支撑您坚持做完这件事儿?
何 辉: 这部作品我为什么要去创作它,我必须要谈到,因为这个事件太重大了,可以说它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群人通过他们的努力,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命运,这是一个转折点。没有这个转折点,中国革命的力量没有经过这个洗礼,可能还不会爆发出来。经过长征的洗礼之后,他们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最终赢得中国的独立,并且走向富强的道路。所以,我觉得长征是无可置疑的,需要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都要去记住它,这是很适合用史诗体裁去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