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玉米产业的守望者

24.09.2014  15:28

   玉米期价成为现货市场风向标  

  在2004年全面放开后至2008年,国内玉米市场在自由竞争下开始形成以玉米期货价格为中心的市场价格格局,大连期货市场价格的代表性、权威性、透明性使其成为粮食经营的参考价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照期货价格卖粮、收粮,全国相对分割和分散的现货市场价格开始以期货价格为中心在逐步统一。2008年之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形成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主导,玉米期货开始围绕国家调控政策和市场供求等多重因素运行,反映并强化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这是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回望过去十年,对玉米期货价格运行变化的总结。

  玉米期货市场运行发展路径,也说明了玉米期货价格以2008年为节点,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表现和特征。

  据统计,2007年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与大连当地现货价格相关系数高达91%,期货价格能够合理预测未来市场的价格趋势。在对市场供求情况变化的反映上,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启动一般早于现货价格一两个月。

  在价格的有效性下,当时的一些农户开始知道参照期货价格种地卖粮。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在2006年春播季节,上年大豆价格的低迷不振使得当地农民对当年种什么品种感到困惑。当时黑龙江公司的专家为海伦市的农民算了一笔账,大豆单产按3500斤/公顷计算,按当时期货价格折合后每斤大豆是1.2元,每公顷毛收入4200元;玉米单产按18000斤/公顷计算,折合后每斤玉米0.45元,每公顷毛收入8100元。考虑到每公顷玉米的种植成本比大豆高700元左右,种植玉米比种植大豆每亩实际多收入200多元,因此种玉米收益要高于种大豆。

  听了期货专家的分析后,很多农民决定多种玉米少种大豆。为避免秋收后玉米价格下跌遭受损失,当地农民同时还与当地相关企业签了订单,企业则择机将这些订单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当年秋后玉米价格的上涨说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据黑龙江农委统计,2006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比2005年增加515万亩,农民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增收了10多亿元。 玉米期货上市之前,产区农户和商贩一般在三天至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销区市场价格变化信息,中间的时间差使农户种植收益大部分被中间商拿走。玉米期货上市后,在价格信息公开、透明和快速传导下,商贩和一些农民大户通过期货市场,当天就能得到国际市场、销区市场的玉米价格。市场价格信息的公开、透明及传导速度加速,也使不同地区的玉米差价基本上仅反映运输等物流费用,贸易利润一降再降,每吨10—20元利润已经不错。而在玉米期货恢复之前,和黑龙江两省之间的玉米经营利润率在60元/吨以上,吉林、黑龙江等产区玉米运至港口的贸易价差利润在50—120元/吨之间。

  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玉米临储政策出台,玉米市场价格格局由此发生全新变化,但期货价格在其中仍发挥着积极作用。实际上,由于期货市场价格具有超前的预期性,期货价格不仅能为宏观调控政策制订提供参考,也使宏观调控政策对未来影响迅速地在期货市场上体现和传导出去,进而强化政策的执行效果。

  “国家临储政策实行后,玉米期货价格完全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效果。”谈到玉米期货市场与宏观调控关系,大连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雷如是说。据他介绍,截至今年4月30日,国家在东北地区的临储收购玉米总量高达7000万吨。在此格局下,国内玉米期市主力1409合约在5月中下旬开始稳步上涨,6—7月自2350元/吨上涨至2450元/吨左右,这一变化完全反映了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5月底国储启动临储玉米销售之后,由于市场需求旺盛,竞价价格较高,1409合约继续上涨,部分企业利用期货实现了保值,防范了市场价格走高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冲击。

  市场的变化显然说明,玉米期货市场可以通过其市场机制作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不仅可作为调控政策制订的参考,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降低实施宏观调控的成本,还可强化调控效果,使国家调控意图快速传导至现货市场。

   玉米期货的“三农”服务探索  

  “早在2004年玉米期货上市之初,大商所和期货公司即开始组织(000061,股吧)分析师走遍东北玉米产区,向农户介绍玉米期货价格的参考作用。而随着玉米期货上市交易,期货市场信息推广、传播加速,农户、贸易商等市场主体参考利用期货市场价格者日益增多,期货市场的影响力持续增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冯洁向记者介绍。实际上,在玉米期货上市后,在大商所“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的推动下,东北种粮大户不仅在关注玉米期货价格,一些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也通过与农户合作,将玉米生产风险通过期货市场向产业外转移。

  培训+信息+期货订单试点,“千村万户”成“三农”服务抓手

  2005年大商所在总结多年来服务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开始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开展“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免费对东北种粮农民、基层干部和现货企业负责人开展包括期货知识在内的现代市场知识培训,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和发放信息刊物等方式,为农民免费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引导中介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农户、期货+订单”模式的试点,带动种粮农民步入现代市场,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从2005年至2013年,大商所联合会员单位在东北累计培训农民、农合组织负责人、农业系统干部(含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及营销人员超过7万多人次,短信发送量接近1300万条,接听咨询电话超过70万人次,并初步探索出诸如平东粮库、九三、勃利、克山等多个期现结合的订单农业模式试点。

  从银河期货的“三农”服务之路即可管窥相关工作的推动情况。“自2005年参与大商所‘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以来,我们踏遍了东北的山山水水,向当地农户、贸易收购企业、加工企业介绍玉米和大豆期货,并为市场主体提供利用期货市场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冯洁告诉记者,中国农业生产呈弱、小、散的特征,农民个体资金量小、种植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低、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等,决定了绝大部分农民只能利用期货价格,或者由合作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通过龙头企业间接参与期货市场转移风险。

  而今,大商所“三农”服务又有了新方向,开始从交易所和会员单位单打独斗搞培训、搞信息服务、搞试点,到现在依托政府部门举办高端论坛,借助政府平台搞培训、搞信息服务,并将随着农合组织以及期货公司现货子公司的逐步发展和业务深化,继续探索利用期货市场开展订单农业的新模式。

  “二次点价+复制期权”:二次定价促农户增收

  2010年以来,玉米生产、贸易、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期货市场“三农”服务也在呈现新的变化,在大商所的推动下,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三农”服务模式新探索中来。锦州义县的“二次点价+复制期权”模式即是2013年大商所推动相关机构开展的“三农”服务模式新探索之一。

  2013年在大商所支持下,新湖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新湖瑞丰)联合锦州义县当地收储企业与合作社、种粮大户试点“二次点价+复制期权”的义县模式。

  据新湖期货公司农产品部负责人时岩介绍,“二次点价”就是农民在玉米上市初期,将粮食销售给新湖瑞丰,后者先按保底价核算的货款支付给农民。同时在未来一段时期,如果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农民有权利在某一天要求二次点价,新湖瑞丰将此阶段粮食价格上涨的一部分市场收益再返给农民,如果粮食价格下跌,则农民仍然享有保底价。而利用玉米期货复制的场外期权,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将粮食价格涨跌风险进行了对冲,实现了在服务“三农”方面的有益尝试。

  新型“粮食银行”试点:让企业和农户结成市场共同体

  “应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索期货市场与传统‘粮食银行’业务有效对接的新型‘粮食银行’业务,帮助化解农民卖粮难、保管难、运输难、筹资难等瓶颈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这也是新形势下‘三农’服务新的必然选择。”在今年二季度由大商所联合生化事业部、公司在长春召开的“期货市场促进‘粮食银行’发展研讨会”上,与期货结合的新型“粮食银行”业务被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涉农企业、金融机构和种粮大户代表所关注。

  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从2008年开始试点“粮食银行”,截至去年6月,通过对全国十余个省、两百多家企业开展“粮食银行”业务的不完全统计,该业务已累计经营粮食1200万吨,带动农民增收12亿元,但现实的问题是农民履约率低,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

  去年(000930,股吧)事业部即指导中粮生化能源(榆树)有限公司(下称榆树公司)结合玉米期货套保开展了新型“粮食银行”业务试点。

  据榆树公司相关负人介绍,其开展的“粮食银行”业务具体做法是:农民根据事先签订的协议将粮食送到企业,企业根据期货和现货价格确定每天的挂牌价,按当日的挂牌价格支付给农民10%的预付款。在其后6个月内,农民可以自由选择结算日,企业根据结算日的挂牌价格结清剩余粮款,如果结算日挂牌价低于送粮日价格,企业则按高于送粮日10元/吨的价格结算。据了解,企业自2013年10月开展“粮食银行”试点工作以来,累计收存玉米3.33万吨,涉及400余家农户和农村合作社。结算周期最短9天,最长达150天,通过公司补贴、看价卖粮等形式使农民创收50余万元,户均价差增收超千元,节省各类开支2000多元。而企业现金流压力减轻、加工粮源有了保障,且免去了粮食烘干存储的浪费。在这一过程中,中粮生化事业部则根据榆树公司的玉米收存和结算情况,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将风险转移出去,从而将“粮食银行”业务开展中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形成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了双赢效果。

   为企业避险服务  

  “自玉米期货上市之日起,公司即开始参与玉米期货市场。”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吉龙说,玉米上下游产业企业众多,市场关注度高,玉米期货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期货品种。对于贸易企业来说,在牛市中,期货市场是一个卖家;在熊市中,期货市场则成为一个买家。显然,玉米期货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玉米产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期货市场已成为企业管理市场风险的利器。

  在玉米期货市场参与企业中,贸易企业是最为活跃的参与力量,其主要操作模式是根据期现价差、物流仓储成本来分析未来价格趋势,再根据企业采购、销售计划确定期货市场买卖方向和时机,对应一定比例的现货经营规模进行套保,或进行虚拟库存管理,或进行期现套利。

  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玉米贸易企业,多年来在玉米期货市场上得心应手,该企业通过利用玉米期市,实现了贸易库存虚拟化,同时降低了现货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实现了企业的稳健经营。

  曾最早参与玉米期货交割的大连一现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4年玉米期货恢复上市以来,公司一直遵循“防范风险、套期保值”的宗旨参与期货市场,通过对部分经营目标库存头寸建立期货虚拟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锁定采购成本,效果明显,近年通过买入套保的滚动操作,企业单吨玉米采购成本基本能降低30元。

  在玉米产业链上,饲料企业主要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操作综合管理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原料采购风险,价格低时以期货采购代替现货库存,价格高时锁定库存风险,而在现货商品质量较差时,还能适当通过期货交割保证原料质量。

  国内最大猪饲料企业—江西双胞胎集团在日常经营中充分利用期货工具转移现货风险,甚至在禽流感疫情肆虐之际,通过期现“两条腿走路”取得了明显的收益。如2013年年初,在禽流感疫情冲击下,为了防范饲料价格下跌风险,该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将库存豆粕卖出,提前锁定了利润,同时在玉米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的情况下,对未来4—9月要采购的玉米进行保值交易,提前锁定了成本。通过期货市场的避险操作加上强化内控管理,使得该公司避免损失和节约费用近亿元。

  广东温氏集团是以公司加农户/农场为运营模式的一体化养殖企业,2013年集团饲料产量792万吨,采购玉米540万吨。温氏集团相关负责人李春雨介绍,2009年以前,温氏集团参与玉米期货市场主要是以交割现货、保障原料供应为主,此后随着对期货市场认识的加深,利用玉米期货管理成本也成了企业经营、避险的重要模式。

  深加工企业由于生产链条较长,面临着原料价格、产品价格波动以及政策调整等诸多风险,而通过玉米期货套期保值操作,则能有效规避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且能利用玉米期货为下游产品进行替代避险,从而实现企业的保值增值。

  历经十年,玉米期货已深深烙入产业企业的经营之中,“指南针”、“避风港”这一传统的期货市场功能表述已不能穷尽期货市场给企业带来的现实作用。“现货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头寸,不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上的获利抵消现货价格不利变动造成的损失,还可以为销售、采购等经营活动提供更灵活的渠道,降低资金与仓储成本;同时现货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灵活操作,探索新的经营途径,进行业务创新。以现货为后盾,现货企业在期货市场大有可为。”益海嘉里集团一位负责人的话或许能为玉米产业链各类企业期货市场利用经验作结。但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仍任重而道远,今天的大商所,在玉米衍生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方面还在持续探索,正努力通过新产品、新工具创新和做精做细已上市品种,与会员单位及各界人士一道,为玉米产业链企业及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好的避险服务,为玉米产业稳步健康发展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