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互联网+”为秋粮找“婆家”
本报讯(王冬记者刘亿服)近日,一笔订单让佳木斯郊区平安乡松花江稻米合作社带头人李忠田笑逐颜开。订单不仅为合作社网络销售按下了开始键,还为田里的水稻找到了婆家。
“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让李忠田没有想到合作社触“网”后可以轻松拿下50吨大米订单。在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合作社与申通公司多次接洽并签订了购销合同,以每公斤7.6元的价格提供2500公斤佳凤牌富硒大米作为申通公司网上商城销售主打产品。不仅如此,合作社还与企业签订了一份50吨大米订单,这意味着合作社经营的水田70%的水稻还未熟就已经有了销路。“互联网+合作社”这一全新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物流公司的网点渠道和线上商城资源,不仅节省了运输成本,多网点还为农产品以质“博弈”线上市场开了一扇窗。
“互联网+农业”加什么?怎么加?佳木斯市“互联网+农业”在农业领域已经迈过了初级门槛,通过进一步实践和深度融合,传统农业将迎来“互联网+”的变革热潮。
用“互联网”思维拓展农业发展视角。目前,佳木斯市已建成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基地124处,水稻集中育秧小区514处,标准化育秧大棚10.25万栋,批催芽15630吨,覆盖面积达391万亩。智能化水稻育苗技术采用计算机及专用软件管理,浸种催芽过程全部自动控制,实现温度控制、供水时间、喷淋调温等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育苗新技术省钱、省时又省力,为规模化生产打牢基础。富锦市率先建立了农机指挥中心,将“GPCS农机管理系统”和省农机管理服务平台无线链接,该中心对农业机械日常管理、生产调度指挥、影像通话和协调跨区作业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定位数据和测试仪的数据直接进入农机调度管理中心。目前,在已建成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中安装了GPCS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802台,安装深松测试仪298台。桦南县和汤原县的农机指挥中心也在加紧建设中。
从触“网”到拓“网”,佳木斯每一步尝试都在为“互联网+农业”检验发展可能。
这个市建立了三江农业信息网、阳光村务工程网、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12户农业企业,23家农民合作社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产品种类主要是粮、油、米、土特产等,涉及淘宝、京东商城、一号店、易果、本来生活等10个网络销售平台,企业自建网站3个。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网罗”安全。同江市与北京农科院合作,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开发建立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按照农时分阶段收集绿色食品基地管理信息、将基地的基本情况、投入品使用、农事操作、农产品采收、基地环境等各项档案数据录入网络系统,实现了基地网络化管理。企业实时将原料采购、加工批次、加工过程、仓储物流、销售记录等信息录入,系统整合链接自动生成每一个批次产品的追溯查询二维码,给产品注册了一个“数字化身份证”。丰顺玉米、北绿米业、龙盛园蔬菜等五家企业进入系统,产品在北京年货大集和沈阳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成为亮点,现在可追溯面积达150万亩。
近期,佳木斯市将研究制定“互联网+农业”实施方案,按照省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建立并落实各级干部联系点,建好100个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市农委与佳木斯电信公司推广“农技宝”云技术服务应用平台的合作正在洽谈中。平台将吸纳市县乡三级农技专家队伍,利用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地推广农技信息服务。
编辑:谢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