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文化软实力催生产业硬实力

18.01.2015  10:57

   □郝春宇丁兆勇本报记者刘亿服

   “佳木斯市文玩爱好者众多,一直期盼着能有这样一处文玩雅好之人的聚集地与艺术文化的传播地。”日前,三江地区唯一一家覆盖多种艺术文化领域的集散地——佳木斯花鸟鱼文玩艺术中心正式启幕,让佳木斯收藏协会会长刘佳勃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也标志着2014年佳木斯市文化产业建设完美收官。

   回眸2014,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成为佳木斯文化领域的新主题,国有院团改革率先破局、(对俄)文化产业博览会首开先河、中俄油画展拉开两地艺术交流的序幕……一项项新举措、一个个大手笔,呈现出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产业激情涌动的生动局面。

   科学探索坚定前行

   去年4月28日,对于佳木斯市京剧团、歌舞团、话剧团、评剧团四个国有院团117名员工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四团合一”改组成立了佳木斯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票选的方式选出首任公司“带头人”。摆脱国有束缚,释放民营活力,开启了佳木斯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破冰之旅。

   石激浪起。全市报业、广电、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也随之稳步推进,佳木斯日报社将20个部门减少为16个部门,实行竞聘上岗,建立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机制;整合日报、晚报广告资源,确定创收指标,收入同比增长20%;印刷、发行、投递、广告等部门全部转企改制,实行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招标印刷,不但提高了质量,还降低了成本。佳木斯广播电视台也尝试推出电视栏目制片人制度,实行制播分离,大大激发了工作积极性。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体制改革信心坚定,将其作为2014年八项重点改革之一加以推进,并成立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在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化行政执法、新闻出版管理等改革,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个领域行政执法权整合,成立佳木斯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简政放权下放行政权力23项、取消11项。

   合理布局创新发展

   依托地缘优势、挖掘文化资源、促进多元发展、统筹谋划产业项目。去年2月,佳木斯制定了《未来3至5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区七园四带五基地”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即以佳木斯为中心,打造辐射双鸭山、鹤岗、伊春等地的黑龙江省东北部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郊区敖其湾赫哲民族文化产业园、桦川星火朝鲜族民俗文化风情园、同江俄罗斯风情园、富锦风情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汤原大亮子河森林公园、桦南关东风情文化园、市出版物印刷包装产业园七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赫哲风情旅游带、红色文化旅游带、冰雪文化旅游带以及中俄风情旅游带四个特色旅游带,重点做强三江民俗工艺品生产研发基地、佳木斯图书批发零售基地、龙东区域演艺娱乐基地和荧屏动漫职业教育基地等五大文化产业基地。

   同时,推陈出新,创新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区域中心文化凝聚力、带动力。在第九届龙江文博会期间,创新举办了佳木斯地域文化展和东北小延安展,集中展示赫哲族鱼皮、山核桃、桦树皮等特色民族工艺品,全力打造“佳木斯——东北小延安”这一文化品牌。 2014年7月,2014佳木斯(对俄)文化产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的文化企业展团,交易金额达到2000万元。2014年10月,首届中俄画家艺术精品展,展出了近百幅中俄油画和国内获奖作品,首开两地艺术家文化交流的先河。2014年12月,佳木斯首家集文玩艺术、书画展示、工艺品销售于一体的花鸟鱼文玩艺术中心开幕,填补了佳木斯高端文化文玩市场的空白。

  激发活力产业兴市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文化发展活力,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优势逐步凸显,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在原有郊区敖其湾赫哲族文化产业园、汤原大亮子河森林公园、中俄文化艺术城等12个省“十二五”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基础上,去年“东极之夜”演艺剧场连锁项目也被列入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创作推动《印象佳木斯》等8个文化产业项目正在申报2015年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汤原大亮子河旅游区全力打造“四色旅游”品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投资1.4亿元的敖其湾赫哲族文化旅游区拔地而起,去年,赫哲水寨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目前,全市特色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A级旅游景区17家,2014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7.8万人次,旅游收入1404万美元,同比增长70%,接待国内游客391万人次,旅游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8%。

  银手杖印务、四海印刷等省级大中型企业90余家,年销售2.7亿元,印刷业发展规模已跃居全省东部地区首位、全省第二位。全省第一家连锁书店新长城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和全省第二大图书批发市场新时代图书城,年实现销售约1.5亿元。汤原《印象大亮子河》实景剧目文化产业项目已经初步立项,市演艺公司、东方演艺公司等一批演艺娱乐企业发展壮大,全力打造“东极之夜”演艺品牌,实现360天精彩演出不间断。

  以鱼皮文化产业为主的民间民俗工艺品产业发展迅速,由过去分散小作坊发展成以马华、姜涛、孙茂密、宁雷等为代表的10余家规模生产企业,创作生产的鱼皮画、鱼皮服饰等文化产品,年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汤原百创山核桃工艺品有限公司由原年产值60万跃升到现在的600万元。 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全市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形成了以抗联文化、知青文化、赫哲文化、东北小延安文化等为代表的佳木斯特色文化品牌,三江杏花节、知青节、旅游节和泼雪节等文化节会品牌效应日益显现。由文化软实力到产业硬实力,佳木斯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正在传播远扬。

编辑:孙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