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 重笔写“绿”

19.10.2014  16:31

  黑龙江日报讯(王冬 记者刘亿服)莹白如玉的大米、金黄香甜的玉米、丰盈圆润的黄豆、朵大肉肥的木耳……几年来,佳木斯市重笔书写“绿”字文章,把优势变为财富,把生态资源变为招商资本,积极发展产、加、销全产业链经济,着力构建绿色安全的食品产业体系。

  对内,坚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通过基地建设聚人才、聚智慧,推动要素资源流向产业集群,实现优化组合;对外,打响绿色品牌,擦亮绿色名片,引导鼓励企业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开辟国际市场,以品质和品牌提升竞争能力。

  内外合力带来了绿色“母体”的欣欣向荣。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数量767个、面积156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大型标准化基地县(市)、区全覆盖。到2013年年底,全市绿色有机食品龙头企业28户,基本形成了绿色食品产业群体。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产量555万吨,产值137.6亿元,占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的50.4%。

  以前地种啥,怎么种农民自己说了算。现在市场唱主角,生产实践让农民扭过来一个理儿:只有种绿色产品才不愁卖上好价钱。这种转变正是绿色食品风向标吹进农民内心的真实写照。

  “种植绿色有机水稻有钱赚!”桦川农民秦海军一次参加绿色食品博览会的经历开启了他有机水稻种植之路。凭着农民培训班上学习的技术和大鹅养殖基地充足的肥料,秦海军开始组建种养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社,采用养鹅、孵化、繁育、种植一体化的“鹅稻”生产模式,减少了养殖成本。

  社员陈金柱用一笔账算出了自己入社的明智选择:“以前觉着地种得越多越赚钱,现在才发现把地种精了,小地块一样赚钱。过去种一公顷水稻也就赚4000多元。现在我们自己品牌‘鹅稻’的价格是普通大米的十几倍,实实在在的效益把我们的旧脑筋都换了。

  农民脑筋一换,由低头种地变为抬头看市场,生产积极性高了,企业实现新发展也有了基础保障。

  位于“中国第一集体农庄”的星火米业有限公司采取农户订单、基地生产、公司营销为生产经营方式,使生产销售的精制米从米质到包装到营养完全适合农超对接,依托公司成立的星火水稻专业合作社成为我省第一家农超示范社,产品在北京、天津、西安、成都等地均有固定的热销网点,并与省内外多家大型超市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如今在佳木斯,“基地+企业”,“基地+农户”,“基地+企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都在绿色食品上找到出路。一批大社强社带动农民以“绿”为原点,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

  该市强化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终端的市场安全体系建设,在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和省组织的农产品安全例行检测中,蔬菜、水果、鱼类和菌类四项检测均获得100分,位列全省第一。

  优质、安全,双轮驱动让佳木斯的绿色食品在市场上站得稳。目前,佳木斯的绿色食品足迹已遍布全国各地。现在,他们正加快绿色食品网络市场建设,建立佳木斯绿色食品电子商务网,逐步形成展示直销、物流配送、内外贸易、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网络格局。(编辑:李国红)

   
王文涛: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
  原标题:王文涛主持召开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第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张庆伟王文涛在哈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
  16日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原标题: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张庆伟主持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黄建盛:增强协商议政能力汇聚龙江振兴磅礴力量
   原标题:黄建盛在省政协十二届新委员培训班上强新华网黑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