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压力未释放完毕 豆类反弹期望不高

16.10.2014  11:54

  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当天并未给市场带来利空出尽的效果,但13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却出现明显反弹行情,令市场再次产生美豆是否已经利空出尽的疑惑。

  我们认为,促使盘面反弹的因素属于短暂性题材,不具备可持续性。在缺乏实质性利多题材的背景下,供应性压力仍将整体主导者CBOT农产品走势,我们对豆类反弹空间预期不高。

   短期题材难扭转弱势  

  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最终尘埃落定。尽管产量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但CBOT盘面仅仅是短暂性冲高,随即在对冲盘压力下收低,并未能达到利空出尽的效果。这种市场表现反映大豆供应性压力太庞大,CBOT大豆价格可能尚未跌透。但13日(报告公布后的第二个交易日)CBOT大豆却呈现明显反弹,令市场再度产生10月报告是否已经利空出尽的疑惑。

  我们认为,就目前市场供需状况而言,10月报告利空出尽的难度较大。13日CBOT大豆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降雨引起收割延误,但是只要降雨气候不持续太久,对大豆、玉米(2378,19.00, 0.81%)的产量就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即促使CBOT农产品反弹因素的可持续性不强。

  另外,10月份报告对美豆单产47.1蒲式耳/英亩的预计是建立在收割出现一定延误的背景上,低于市场预期的47.6蒲式耳/英亩的水平。但若后续收割顺利,按照今年异常良好的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不排除11月供需数据再度调高美豆单产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认为,10月份报告难以达到利空出尽的效果,未来市场供应性压力仍将主导着盘面保持惯性弱势。

  除美国收割期天气外,我们认为未来大豆市场存在两个潜在利多点:南美播种期的气候变化、玉米市场止跌带来提振。若CBOT玉米能在320美分附近止跌,按照2.8的比值,CBOT大豆的价格底部在900美分附近,这一价格在9月底也基本到达。但是从更长大豆/玉米比值回归到正常角度(2.6-2.65,即大豆、玉米种植效益产生竞争争夺),则CBOT大豆价格有可能要到达850美分附近。

  国内豆粕(2829, 5.00, 0.18%)供需面稍好

  国内豆粕市场的供需面状况阶段性好于外盘,因为自9月中旬开始大豆到港供应减少,国内豆粕出现局部性紧张,现货价格表现略强。而期货市场前期受到外盘疲软拖累较重,跟随外盘明显走弱,期现基差走高。但10月报告数据明朗后,连豆(4439, 17.00, 0.38%)粕市场在期现基差扩大的支撑下表现出一定抗跌性,周二更是受隔夜美盘反弹提振显著上涨。

  支持国内市场的根本理由在于:油厂豆粕库存量不大,10月份大豆到港数量相对少。但是从往年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预计10月份大豆到港430万吨-450万吨的数量,仍然高于往年同期(过去5年平均为403万吨)。同时从需求的角度看,养殖业已经步入淡季,牲畜、禽类养殖利润都呈现明显的下滑势头,饲料产量出现下降,说明豆粕需求量也处于季节性下滑中。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大豆到港数量减少带来的利多程度可能相对有限,支持价格走高可持续动能不强。若CBOT大豆真要到达850美分才能真正企稳的话,则连豆粕市场仍还有不小的下行空间。

   豆粕空头占绝对优势  

  从连豆粕市场近段时间的持仓动态分析,空头以绝对性优势增仓,多头投机力量较为薄弱。尽管周一、周二的反弹令主力空头有所调仓,但由于有利润油厂套保的积极性较强,空头积极增仓而多头缺乏主动性力量,连豆粕市场整体持仓结构暂时看不到有扭转空头局面的动能。因此,我们仍旧建议等待市场反弹后的沽空机会。

  另外我们还想提示豆一市场的沽空机会。央视叫停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的消息,成为压榨豆一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豆一10月10日大幅下挫。而国产大豆在收购主体受限、终端需求不畅、国储库存压力尤在的背景下,现货价格正承压逐步走低是豆一市场的根本性利空因素,豆一正在向商品本身实用价值回归,豆一整体维持反弹沽空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