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八个平凡人的平凡故事
光明网讯 “供给侧改革”一词在2016年频繁出现,已然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新宠”。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供给侧改革”成为会议的主旋律,频繁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不久前,“供给侧改革”还跻身《咬文嚼字》的2016年度十大流行热词之一,足见其“曝光度”。
一个经济名词为何可以如此火爆?当然只能因为它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无论你身属什么行业,做着怎样的工作,“供给侧改革”释放的福利都在或明或暗地改变着你的生活。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还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让这一剂良药为中国经济拔除病灶,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2016年末,供给侧改革已施行一年,光明网特别选取8个普通人的故事,为您讲述供给侧改革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文案整理:袁晴设计制作:刘洋)
主人公:袁媛
“买优质产品不必再海淘,国内就能供应。”
资深淘友袁媛曾经特别热衷海淘,袁媛说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产品质量和性能不能满足她的生活需求,因此她才会选择海淘。如今,通过供给端不断地改革、完善,袁媛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老百姓舍近求远、万里“海淘”的日子,或许有望逐步结束,她也不用万里迢迢远赴国外往回背“洋货”了。
主人公:刘志刚
“这不是衰败,这只是时代大潮中的一个转变。通过休养生息,终有一天会更好的。”
1991年,刘志刚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泰信矿做井下工人。后来矿井效益不好,刘志刚离开自己办了个袜厂。如今,刘志刚的厂子已初见规模,虽然销售一般,但他坚信将来肯定会更好。越来越多的工友告别矿井,像刘志刚一样选择了不同的路。
主人公:李长胜
“以前看病,都是自己拄着双拐自己想办法去医院,现在只需掏出手机就能搞定。”
李长胜股骨头坏死多年,行动不便,看病去医院更是困难。自从有了“家庭医生”,他再也不用担心出门看病难的问题了。不久前,他签约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每次只要有需要,掏出手机直接联系,相关的责任医生就会到他的家中为他诊治,需要做检查,也是中心的医生负责接送,这让他享受到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
主人公:莫元春
“手上压着房子没法变现,企业压力大。”
莫元春是重庆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某银行高管问莫元春身边有不少朋友家里好几套房子,为什么还要去库存,是不是房子建得太多了?莫元春觉得这是一些人对去库存的误解。手上压着房子没法变现,企业压力大。除了政府想办法,房企也纷纷转型,有的开始涉足物业服务,有的自己持有开发。
主人公:杨京
“以前不管春夏秋冬,都只能站在马路边上傻等,时不时还会被拒载。”
杨京几年前来到北京求学,毕业后在北京找了家单位工作。对于杨京来说,北京城很大,出门办事远了往往需要转乘好几次,自从有了网约车,杨京的出行变得无比方便。出门前,只需要手机软件预约,车到楼下上车走人。如此便利的打车软件改变了杨京的日常出行方式,他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
主人公:翟锦钦
“去杠杆不是简单地收回贷款,降低企业负债,而是想办法让有价值的企业活下去。”
江苏锦明不锈钢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兴化农商行戴南支行信贷员翟锦钦的客户,最高贷款金额达9000万元。2013年,“寒潮”不期而至,锦明亦未能幸免。锦明从停产到再次获得贷款恢复生产,翟锦钦在其间做了很多争取。“去杠杆不是简单地收回贷款,降低企业负债,而是想办法让有价值的企业活下去。”翟锦钦觉得,去杠杆有时意味着去产能,注定有企业因抽贷倒闭,但应该在压低杠杆和维系企业生存中艰难平衡。
主人公:龚立超
“周一二在北京总部对接业务,周三四五在衡水指挥生产发货,周六日回京。”
身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工人很难在北京扎根。要利润增长,除了开源,也得节流。搬家让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下降,同时龚立超裁剪车间作业全部实现机械自动化。迁出北京,原来的老厂房被定位成研发和众创空间。空置的厂房改造成新锐设计师孵化器。
主人公:王会珍
“10年前我做梦也想不到,祖祖辈辈赖以充饥的'粗粮’能搞成这么大事业。”
王会珍2008年成立了县里第一家马铃薯繁育合作社,经过8年的发展,这家合作社成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为解决土豆产量低、品质差、还容易染病的问题,王会珍开始在村里推广经过脱毒处理后的种薯,不但解决了问题还提高了产量。王会珍近年来一直倡导村民种植有机土豆,种出来的土豆品质更高,味道更好。
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