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融合发展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促进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新形势下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关键招数。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这一着力方向。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我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大批涌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许多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大批农民、退役军人、大学生等“城归”群体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改善农业供给,提高农业整体效益,要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加快延伸产业链、健全价值链,形成各环节分工合作、有效对接市场、共同受益的良好局面。要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引导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动传统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马铃薯主食产品。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打通农业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依托农村本土资源,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涉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要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民增收空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商们犹如春天田野里蓬勃而出的小草,蕴藏着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要充分用好各种有利条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庄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要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需要有载体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就是这样的载体。“产业园”重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发挥科技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科技园”主要突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农业技术推广样板、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创业园”主要为各类人才在农村创业创新提供政策扶持和服务。“三园”是农村承载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是在农村实施创业创新的重要基地。要努力把“三园”建设好,使其在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培育农村新动能中发挥“加速器”的作用。
促进融合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需要的是打破固有发展思维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敢于创新的实干勇气,各地要深刻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稳中求进,为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换档升级夯实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