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村与检察院的鱼水情缘

25.02.2015  20:30

逊克县检察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黑龙江畔,这里白山黑水,民风淳朴,几年来,在检察长袁红军的带领下,他们以真情服务一方群众,同时也获得了广泛赞誉,赢得了众多荣誉: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结缘

2011年,逊克县检察院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与边疆镇边疆村结成“帮扶对子”,这一帮就是四年。边疆村又名“小丁子村”,它坐落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的中俄边境线上,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落。全村900多人中,有俄罗斯血统的占了一半。在整个黑龙江南岸,俄罗斯后裔如此集中的地方仅此一处,因此得名“中国第一个俄罗斯民族村”。因为与一江之隔的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个村子每年都吸引了很多外国和国内的学者、游客来这里研讨、观光。   

帮扶

在检察长袁红军的带领下,干警们多次深入到“小丁子村”走访调查,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百姓诉求,结合该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认真研究落实帮扶措施,提升“中国第一个俄罗斯民族村”的整体形象。为此,该院落实具体人员,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于2012年对影响小丁子村整体形象的17户居民的泥草房实施了拆除、改造工程;针对村民家中门窗防寒效果差、材质不统一、颜色杂乱的问题,协调建设施工单位以最低的价格、最优的质量,为360户村民住宅更换洁白明亮、保温效果好的塑钢窗;针对村民反应的“白天阳光明媚、夜晚一片漆黑”的问题,在村里3000多延长米的主要街道安装了106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一直以来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

2013年的夏天,连日的阴雨天气导致村路排水不畅、村民家中积水成片,该院主动与镇政府及施工单位协商,对村里1000多延长米街道的排水沟实施改造,使村民出行不在忧愁。

 

惠民

小丁子村原有的水井老化,井口下陷,缺少萝底过滤设备,引入各家的水是一碗水半碗砂,村民们饮水必须多次过滤沉淀,饮用水无法正常使用,村民急切盼望解决饮水水质问题。2014年4月,该院从群众最盼、最急、最难的问题入手,多次研究并协调水利部门投资12.4万元,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建设,打井45米,并在两条主干线末端建设排污井4处,排污阀4个,进一步净化水质。建设水房一处,保温设施采取电采暖恒温设备,更换了陈旧的隔离刀阀、电表箱等设备,同时,加强了饮水区的自然环境保护工作。

2014年11月18日,清澈甘洌的自来水喷薄而出,小丁子村农民戴雅民拉着检察官的手高兴地说:“以前由于沙粒子太多,我家水龙头一年要换几个,有时水沉淀不好炒菜里都带着沙子,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们盼望已久的问题解决了!

 

解忧

2013年4月,小丁子村民陈某父子因承包草原事宜与本村村民发生纠纷,多次到县政府有关部门上访。虽经多方努力,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双方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检察长袁红军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亲自到包扶村陈某家中看望,听取他的意见和要求,并协调解决问题。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陈某表示“检察官的话我相信,以后不再上访了”,从而使这起村民纠纷成功化解,避免了一起上访案件的发生,受到了村民的赞扬和好评。

在近四年的帮扶中,小丁子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与检察干警的感情犹如鱼水之情愈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