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英国档案保护工作——大英图书馆、英国议会档案馆走笔
英国议会大厦 孙洪鲁 摄
(作者:孙洪鲁)笔者在英国进行档案保护技术业务培训时,参观考察了大英图书馆和英国议会档案馆,两馆档案工作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大英图书馆
大英图书馆于1997年开馆,原来位于大英博物馆内,馆藏约1.5亿册,排架长度约为625千米。阅览室可以容纳1200名读者,每天约有1.6万人通过网上和现场利用资料。大英图书馆库房有4层,位于地下25米深。2008年在伦敦以北300公里、约克和利兹之间建立了新库房,库房实现自动化管理,约有14万个塑料柜子,排架长度约为262千米。库房温湿度分别为16℃±1℃和52%±5%。库房内充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氧气含量占15%,氮气含量占85%),在达到防火目的的同时且维护成本低。2008年,图书馆的能源开支为350万英镑,碳排放量2.07万吨,2010年使用新技术后,能源开支为290万英镑,碳排放量1.8万吨。此后,英国库房温度调整为13℃至20℃,湿度调整为30%至60%。正在建设的报纸库房的温度是12℃至16℃,湿度是40%±5%,这样调整后馆藏品的寿命预计会延长一半。
图书馆保护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进行预防性保护,如准备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档案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监控、保护需求调查、虫害综合防治、规定保护标准和工作程序、工作质量控制、起草保护策略、提出保护工作预算、保护优先方案等。2007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实验室,负责对档案进行修复、保护研究、数字化保护和档案保护咨询等。
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档案安全主要受到十大威胁,即物理外力(地震、撕扯等)、盗窃和故意破坏、火、水、虫霉、传染、辐射、温度、湿度、管理不善(目录错误、标签贴错和档案放错位置)。根据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利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为此,图书馆出版了有关档案保护的宣传材料,在网上提供了利用档案时如何保护档案的宣教视频,以此提高员工和利用者的保护意识,并对档案在数字化过程中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评估。
另外,由于管理流程存在缺陷(流转没有记录)、员工没有遵守利用规定,且没有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盗窃馆藏品的犯罪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作案人员是内部员工,有的是读者,如收藏家、有声望的教授等,他们之中有人是临时起意偷盗档案,有人是有预谋的惯犯。作案对象一般为价值一般、标注不清、没有记录的藏品。关于如何进一步避免风险,图书馆认为要从完善管理制度、形成良好文化氛围、信息共享、对读者身份进行严格认证(提供能证明姓名和住址的文件,不接受电子的身份证明)、签订安全协议并将利用者资料保存70年等方面着手去改善。
图书馆现有数字信息量达到500TB(太字节),其中150TB已经进入数字档案保护系统。数字信息有4个备份,并分别存放在4个不同的地方,采用了不同技术和不同格式(存放在移动硬盘和服务器内),以保证数字信息的安全。
图书馆的数字化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进行数字化的是最有价值的馆藏,目前已完成19世纪的300万页报纸的数字化工作,今后10年的目标是要完成4000万页。数字化战略根据以下几个原则开展:本馆唯一;与英国文化遗产有关;实体不易整合。根据以上原则,最终数字化的档案数量将为馆藏总量的3%至5%。
英国议会档案馆
英国议会档案馆创立于149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负责专门保管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档案。目前,有5名工作人员从事档案保护技术方面的工作,主要进行档案的修复工作,调查评估馆藏档案在未来可能面临的老化受损等威胁,并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和策略。
档案馆负责档案文件数字化工作,保存电子档案,并提供网上利用。维多利亚方塔和议会档案库房保存有6万卷羊皮纸档案。修复室主要负责修复受损的档案,确定某件档案是否适合外借,在外借档案前须签订协议书,其中包括档案的保存现状、借阅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议会档案馆的利用室共接待了950名利用者,为5000余人次答疑。除此之外,还出版维多利亚塔内保存的馆藏档案,在议会网站上展出“存活的遗迹”等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副本,供公众在网上浏览,举办“议会连接社区”活动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9月17日 总第2813期 第三版
(转自:中国档案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