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290多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800万居民乐开颜
经过连续6年大规模改造,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改造开工290多万套。“忧居”变“宜居”,为百姓的幸福指数“加码”——
编者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民生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事业,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每一项民生工作都与百姓息息相关,它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要义,体现了“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助”的要求,也反映了发展是让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目的。
近日,省委督查室和省政府督查室对2011~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00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进行了联合督查。从督查情况看,100件民生实事绝大部分如期完成,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逐年向好。即日起,本报将对这些民生实事进行跟踪报道,希望全省上下进一步扎实做好民生工作,认真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龙江人民。
□本报记者 狄婕
7月,哈尔滨市最大的保障房项目——群力民生尚都小区里,卫瑞祥一家在宽敞的新居中感受着冰城夏都的清凉、舒适。而去年这个时候,全家人还在道外区的棚户区里饱受内涝之苦。“从办理手续到拿到进户钥匙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告别居住了20多年的低矮平房,搬进70平方米的新家——如今,卫瑞祥式的幸福生活正在龙江大地上被成功复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中低收入困难群体住房问题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泥草房、农村危房改造数量连续多年领跑全国。从“忧居”变“宜居”,安居梦的实现,如春雨般惠及了无数龙江百姓,为百姓的幸福指数“加码”。
告别蜗居社区生活真惬意
方正县八名村八名社区,错落有致的住宅楼是村民们温暖的家。姜德福是第一户搬进社区里的村民。在74平方米的两室一厅里,他的晚年生活有了质的变化。大屏液晶电视、舒适的沙发、整洁的橱柜,整个房间特别温馨。姜德福告诉记者,过去自己住的是农村平房,不但没有室内厕所,冬天还要烧煤取暖,一个冬天要烧五六吨煤,即使这样,早上起来,屋里只有0摄氏度,特别冷。2012年11月,他搬进了八名社区。“冬天屋里地热能达到20多摄氏度,在家穿线衣线裤都不冷。以前吃完饭没地方去,现在可以到广场、长廊散步、做操,和城里人的生活一样。”
一流的居住条件让姜德福感觉到了生活的惬意,而完善的基础设施更让姜德福感受到和城市人没有两样。方正镇副镇长全兴凯告诉记者,八名村的大部分村民搬进了楼房。集休闲健身、各类场馆为一体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集门诊就医、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幼儿早教、日间托服为一体的幼教托服中心;集日常照料、健康锻炼为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住得好,更要住得方便。以哈尔滨为例,2008年实施大规模棚改以来,共完成棚户区改造172个项目、面积1361万平方米,征拆居民近13万户。像民生尚都棚改项目,就将在小区内建设小学和中学,占地四万多平方米。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2013年我省建成了哈尔滨民生尚都二期、饶河县金域蓝湾等一批建设标准高、配套功能完善、风格特色突出的回迁小区,规划布局、建筑立面造型和色彩大幅度改善,硬化、绿化等环境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政府好政策百姓得实惠
在哈尔滨民生尚都小区,马俊峰一家喜不自禁。政府实施原道外区新一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后,他们一家从居住了50多年的低矮小平房搬到了现在宽敞明亮的高楼里。
马俊峰介绍说,搬进新居前,居住的平房隐患重重,房屋出现了裂缝,夏天潮湿,冬天寒冷。赶上下雨,两三天都出不去门,环境真是脏、乱、差。“现在不一样了,搬到群力新区的民生尚都后,看到小区内一排排高耸的大楼、一条条整齐的街道、一行行整齐的绿化带,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更让马俊峰感到幸福的是,在棚户区改造方面政府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整套棚改惠民“新政”,包括“拆一还一”、上靠户型、40平方米保障户型、设立货币补偿底线和优抚对象保障等多项政策。
马俊峰告诉记者,自己也切实得到了实惠,“拆一还一”让自己得到约4万元的补助,因为身体残疾得到政府1万元补助资金,用这5万元对房子进行了装修,心里特别高兴。 保障房建得好,资金保障是关键。记者了解到,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采取对上争一块、地方财政配一块、银行贷一块、税费免一块、企业投一块、个人筹一块等办法,努力破解资金难题。(下转第二版)
2013年我省争取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17.8亿元,占年度完成投资的28.2%,比前5年提高了16.2个百分点,是对上争取资金效果最好的一年。各市(县)发挥财政投入、融资贷款、市场化运作和政策运用的能力,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省住建厅和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组织召开了“政银企”对接会,6家金融机构与项目单位签订了58.6亿元融资协议;省政府通过鑫正投资担保集团给市县融资平台贷款提供担保;对各地新增贷款实行贴息政策,对新增贷款额超过5亿元的银行实施专项奖励。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统计落实信贷投入73.6亿元,是历年来融资力度最大的一年。支持配合哈尔滨市抢抓国家开发银行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政策机遇,审批通过了188亿元的棚户区改造信贷额度,是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以来授信额度最大的一笔贷款。
6年290多万套800万居民乐开颜
经过连续6年大规模改造,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改造开工290多万套,800万居民喜迁新居。目前,各地纳入今年计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都已进入热火朝天的建设期。
今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如何?记者了解到,今年全省计划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5.44万套,其中保障性住房2.59万套,棚户区改造12.85万套;基本建成总任务16.4万套。截至6月底,全省完成投资152亿元,开工7.82万套,开工率50.7%,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工1.31万套,开工率50.38%;棚户区改造开工6.51万套,开工率50.85%。全省基本建成6.12万套,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容不得丝毫懈怠。落实责任,强化质量安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各地设定工作进度节点目标,要求5、6、7、8、9月份开工率分别达到30%、45%、60%、75%、90%,10月底前达到100%,12月底完成开竣工任务。建立完善推进落实机制,实行巡查制、约谈制、通报制和问责制;注重强化质量安全和规划设计管理,对保障房质量安全实行“零容忍”,层层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终身负责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安全隐患;开展棚改示范项目评选活动,全省建成了一批功能配套、环境优美、质量优良、风格各异的节能、环保、抗震、宜居的住宅新区,发挥了示范引带作用。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