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互联网+农业的信息化平台

23.10.2015  09:28

   借助互联网+农业的信息化平台

   全程可追溯实现保真

  22日上午,记者在五常市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内的电子大屏幕上看到,这里的水稻溯源服务体系,通过确地块、确种子、确投入品、质量检测、博码防伪,实现五常大米从种子到生产、加工、销售全程保质、保真、可追溯。同时建立的农产品电子信息服务体系,五常市臻米网作为五常市人民政府唯一指定网站,实时发布经过溯源的农产品信息。

  目前,五常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牤牛河和拉林河沿线,面积209.8万亩。五常大米作为地域性品牌,执行的是2003年制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五常大米》国家推荐性标准(GB/T19266),即只有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保护的五常市行政区域内,使用五优稻、松粳系列及通过审定的其它符合五常种植条件的优质粳稻品种,采用具有五常特色栽培技术生产的粳稻为原料,经加工而成的大米才能叫五常大米,才能允许在外包装上使用五常大米地理标志和产地证明商标。真正五常大米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包括种植地区分布、加工企业分布,包括与种植地区连接、与终端销售市场连接路径方式等重要环节,随时接受消费者网上查询和监督。

   列入市政府督办追究不作为

   打假形成高压态势

  五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耿军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职能,加大对全市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常检查、巡查力度,通过集中运用五常大米生产加工经营准入、生产许可更换、商标注册登记、网络销售监控、建立动态档案、建立质量安全分级管理和黑名单制度等行政手段,强化对企业的管控能力,指导企业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对大米生产、销售过程中,出现的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添加香精、无证生产、无照经营、标识标注不规范、缺斤少两、未经检验出厂、冒用他人厂名厂址;非法制造、销售和使用注册商标标识,商标侵权;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误导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取缔的取缔,从重从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绝不姑息。

  按照陆昊省长的要求,哈尔滨市强调,一要建立纵向联动机制,强化域内打假,在省内要按照属地原则,由五常市、哈尔滨市和省工商、质监、公安部门用最严格的行政执法力度进行打击;二要建立横向协调机制,强化域外打假;三要建立推介举报机制,强化全民识假打假。哈尔滨市政府有关五常大米品牌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将列入督办事项,确保取得实效。五常市委、市政府还将启动问责机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