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患者是“有故事的人”
导语:很多偏头痛患者都是“有故事的人”,例如有着痛苦的感情经历,大脑过敏就会制造出各种痛苦的感觉。医学专家称,对偏头痛的治疗可以多管齐下,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针灸理疗以及调整睡眠等,或许有一定效果,但就是很难“断根”。
偏头疼患者都是“有故事的人”
病例:NBA“闪电侠”偏头痛发作投篮失准
今年11月4日,在一场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的比赛中,迈阿密热火队的著名球星德维恩·韦德在下半场出现偏头痛的症状,被迫退场接受治疗,在更衣室服药并进行颈部按摩,后来重新上场,但还是输给了亚特兰大老鹰队。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比赛中投罚球时一度视线模糊,看人也出现重影。
偏头痛已经困扰了韦德很多年,一直看医生也没有查出患病的原因,也没办法完全控制病情,吃药和按摩起到的作用有限。“靠饮食和作息调节是能够控制一点,早上也要注意光源。”他说,“我家里就会刻意布置得很暗。过去几年每次一犯病,我还能比较快地恢复。”在接受采访时,他还请求记者把闪光灯都关掉。
表现:偏头痛也可以是头的两边都痛
很多人都患有偏头痛,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医师曾昭龙介绍说,我国18~65岁成年人偏头痛的发病率为9.3%。根据字面上的理解,“偏”头痛是头的一边痛,但有40%左右的患者偏头痛并不典型,可以出现在头的两侧、头顶、前额、后脑勺等部位。偏头痛发作呈搏动样疼痛,好像跟血管跳动一样,并伴有恶心、呕吐、怕光、怕声、流泪等症状。
调查发现偏头痛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在一些家族中可见到多人患病。虽然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但医生们发现许多因素如情绪、天气、噪音、气味、光线、某些食物等可诱发偏头痛。例如,国外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怕光可能与视网膜细胞中含有的黑视蛋白有关,这种蛋白可与光(特别是蓝光)发生反应,影响机体的生物钟。曾昭龙称,如果日常生活中发现吃某样东西容易出现偏头痛,如喝酒、吃腊肉、吃味精或酱油等,就应尽量避免。
发病:偏头痛跟精神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偏头疼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做大脑核磁共振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提示这种病并没有结构性的病变。那么,偏头痛究竟从何而来?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霍华德·舒宾纳博士解释称,一个人的身心是紧密关联的,我们在害怕、愤怒、悲伤的时候身体都有反应,感情上的伤痛可以转化为生理上的疼痛。有时,我们的身体出现反应,却没有意识到情绪的变化,疼痛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患者的偏头痛、慢性紧张性头痛、不明原因的腹痛、颈背痛等慢性疼痛是由一系列令人精神紧张的生活事件引发——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例如有着痛苦的感情经历,却不愿意面对。
原来,大脑控制我们的身体,定期发出指令调整呼吸、心率、大小便等,而大脑也可以产生各种疼痛,当身体或者情感受到伤害后,大脑的杏仁核等处就会产生痛的感觉,提示自己有危险。早在儿童时期,不良遭遇就令患者的大脑过敏,容易觉得“有危险”。研究发现,与偏头痛相关的基因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每日受到的精神压力可决定大脑是否会偏头痛发作。因此,舒宾纳建议用开明的心态对待偏头痛的症状,便可能找到慢性疼痛的原因。
偏头痛与抑郁症存在关系。美国的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出现重性抑郁的机会比没有偏头痛者多5倍,而有抑郁症的患者患偏头痛的机会也比别人高3倍。负责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内奥米·布瑞斯劳博士认为,两种病在生物学上存在关联,可能与大脑的激素等化学物质有关,建议治疗偏头痛的时候要看看有没有抑郁症,反之亦然。曾昭龙称,临床上经常见到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并发抑郁和焦虑。
治疗:吃药、打针、睡好觉
大多数患者的偏头痛偶尔发作,吃点药就好了。少数患者经常发作,他们头痛欲裂,无法工作,甚至无法过正常的生活,去吃药打针也无效,最终陷入孤独与绝望。
曾昭龙称,偏头痛很难治“断根”,发作时可以用止痛药缓解疼痛,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使用一些调节神经血管功能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可连续服用3~6个月,少数患者一停药就复发,则服药时间更长甚至长期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可以尝试用肉毒素治疗,疗效可维持半年左右。伴有频繁呕吐的偏头痛还需要用些止吐药治疗。他建议患者特别需要保持舒畅的心情,有心理问题者可以配合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布鲁斯博士则认为,睡眠不足可以诱发偏头痛。一些动物实验发现,剥夺睡眠可影响一些与慢性疼痛有关的蛋白。偏头痛令人睡不着觉,而失眠又令偏头痛恶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他认为偏头痛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但有时睡够了还是头痛,就可能是睡得过多了。例如,上班时每天早上6时起床,到了周末就9时才起床,作息不规律也可引发偏头痛。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很重要 (图片来源:CFP)
编辑: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