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存量 做优增量 做大总量

07.08.2015  10:49

  编者按

  为落实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市政府召开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把全部精力放在稳增长、促发展上,拿出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确保全市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今起本报推出“稳增长、促发展”系列报道,介绍相关部门积极作为、真抓实干的好举措,助力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成。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稳增长、促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市政府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市工信委、市农委、市国资委、市投促局等部门积极推出多项举措,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力求完成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市工信委提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要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在存量做强、增量做优、总量做大方面下功夫。下一步,将集中力量,向发展新兴产业要增量,向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增量,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增量,向招商引资要增量,向“互联网+”要增量,向生产性服务业要增量。同时,努力做好工业生产的运行监控;紧盯重点大户工业企业,一方面通过落实稳增长“12条”促其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帮助下降大户企业研究对策措施遏制下滑;对停产企业实施帮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企一策”,帮助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积极帮助企业搞好配套,扩大销售,开拓市场。同时做好协调服务,制定重点困难企业帮扶工作机制,加快促进项目投产达产。

  市农委将重点做好“五抓五确保”,推动哈市大农业发展。抓好农业夏秋生产管理,确保稳定增产,通过强化科技服务、病虫害防治及田间防洪防涝措施和秋季生产工作,确保粮食生产颗粒归仓;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试点工作,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创新农村金融保险体制机制,重点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担保贷款业务;抓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确保产业升级增效,进一步优化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做大拉长八大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通过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生态化建设,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大力实施“六带百村千屯”引领工程等,抓好美丽乡村和整村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民生不断改善。

  市国资委提出,以增强国有资本功能为中心,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为主线,以竞争类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非竞争类国有企业优化提质为两翼,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基础管理为重点,实现国资监管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监管方式从“一刀切”向分功能监管转变,国有经济布局从分散领域向重要领域转变,经营性国有资产从多头管理分散配置向集中监管统一配置转变,国企管理从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治理转变,国有资本运作从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稳步推进哈尔滨市国资国企改革。

  市投促局提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将统筹调配资源,推动城区和县域同步发展。首先,要用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用龙头企业招商。通过收购、兼并盘活存量,实现招商引资。激励中间人或中介机构招商,激励入驻企业再投资。其次,要瞄准优势产业精准发力。进一步壮大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时尚产业,关注发展养生养老产业,创新发展“互联网+”产业。还要持续瞄准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强化招商。同时,还要瞄准重点区域适时走出去招商。争取机会赴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跨国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对接考察,千方百计扩大合作。还要继续盯住哈东、哈南、哈西、松北四大区域板块,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定向招商。重点突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对俄开放大通道等方面的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