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印发“治堵44条” 停车将由免费向收费转变
来源:新晚报
记者从刚刚召开的哈尔滨市2018年治理交通拥堵工作新闻通报会上获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哈尔滨市2018年治理交通拥堵工作总体方案》。
目标
以重点治理民生热点问题为主线,全力推进落实“科学规划引导、优化公交布局、严管交通秩序、通畅路桥堵点、创新停车供给、引导文明出行”六大方面工作,努力实现“交通拥堵局部缓解、出行环境明显改善、文明交通素质提升”的年度治堵目标。
任务
为实现年度治堵目标2018年重点完成6个方面44项治堵工作
网络配图以科学规划引导为重点,形成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依据《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哈尔滨市微循环交通规划》、《哈尔滨市2018年重点路桥建设规划》、《哈尔滨市4号线、5号线轨道线路规划》、《哈尔滨市快速路系统立交规划》。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9月
编制完善《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公共交通用地规划》等专项规划,并定期修编,确保公交发展适度超前。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4月(实施)
编制完成《2017年哈尔滨市交通年报》;启动编制《哈尔滨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指导我市交通治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12月
成立哈尔滨交通规划专家组,提供城市交通规划及重点疑难问题咨询、论证、评估、答疑等外脑服务。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完成19片《哈尔滨市停车场项目规划设计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6月
完成哈尔滨市主要高速公路对外出城口货车停车场选址方案制定工作。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6月
网络配图以优化公交布局为重点,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实施中心区域公交线路调整及终点站外迁。
①对市中心区域占用道路资源的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对部分终点站进行迁移,将公交线路由主干道向二三类街路调整,共涉及公交线路60条、终点站12处,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配合地铁3号线北半环施工,疏解友谊路交通,对36条公交线路(2、4、8、16、22、29、65、66、74、80、101、102、103、112、116、118、126、128、136、211、212、213、215、216、219、225、226、346、348、362、363、369、552、旅游1、旅游2、旅游3路)和3处公交终点站(友谊路尚志大街停车场、通江街公交首末站、公路大桥区域)调整迁移。
第二阶段,将公交线路终点从核心地区向二环和三环周边迁移,优化群力地区公交线网,对17条公交线路(12、15、32、33区间车、57、61、63、78、85、97、99、105、130、140、209、220、376路)和6处公交终点站(省公务员小区、河松小区终点、民生尚都小区、四方台大道终点、顾乡停车场、和谐大道终点)调整迁移。
第三阶段,结合哈站南广场公交首末站建设,第一批将3条公交线路(18、119、386路)和2处公交终点站(博物馆终点、北京街终点)迁移至哈站南广场设置,第二批将4条公交线路(32、47、47区间车、133路)和2处公交终点站(博物馆终点、北方剧场终点)调整迁移,哈站南广场公交首末站建成后即时启动。
②优化二环内公交站台和经行路线。完成对行驶在二环桥和内环桥上的31条(次)公交线路(31、44、46、96、94、98、104、107、114、128、10、11、31、33、44、46、55、63、64、81、82、86、92、94、98、104、107、111、110、112、119)“下桥落地”,将二环桥下桥口处涉及的7个公交站台(网通东直路营业厅站、教化广场站、抚顺街站、文库街站、和兴路站、哈工大站、复华小区站)全部进行迁移、合并、撤销,避免车辆平面交口影响。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分设全市重点路段公交站台,将安升街站、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站、横道街站、红旗大街站等38处站台,拆分成126处公交站位。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12月
开通群力新区—哈西—会展中心线,群力新区—爱建—香坊万达线,松北区—中央大街—道里七道街线3条商务班车线路。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4月
以严管交通秩序为重点,提高交通智能管控效能
深入推进交通大整治,加强民警现场处罚和电子监控抓拍交通违法行为力度,重拳整治闯红灯、乱变道、逆行、违法调头等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秩序、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动态违法行为。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实行巡车勤务,划分300余个警务网格,投入336台警车、1800余名民警和辅警,层层包保,不留死角;配套覆盖全市的电子监控设备,通过视频巡查,及时发现堵点乱点和各类警情,指挥临近的巡逻车第一时间处置,实现“情、指、勤”一体化。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3月
启动“铁骑”巡逻队,出动100台警用摩托车,加强二环路、文昌桥等易堵路段和地铁、管廊等施工工程周边道路的巡逻疏导,快速处置一般性违章和事故。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4月20日
采取常态化夜勤查纠治理、跨区整治、异地用警、县市互检等措施,持续加大酒驾、毒驾、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出台《关于调整市区货运车辆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发布《关于工程车辆作业限时管理的通知》,明确早晚高峰三环以内区域禁止各类货运车辆通行,禁止洒水、清扫、非抢险工程施工等作业。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4月
对59条主干道及重点区域600处路口开展交通信号系统建设,力争实现系统联网控制率由现有10%上升至55%以上目标。在市区主要交通拥堵点段利用LED交通诱导屏及时提供交通分流绕行信息;在主干道、快速路增设大型车道指示标志,规范道路行车秩序。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在上海街、群力第一大道、光芒街、阿什河街、工农大街等21条街路推行严管街管理模式,提高严管街的示范作用。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对全市道路收费停车场进行逐一排查,严厉打击取缔非法收费停车场,号召市民和驾驶人主动抵制非法收费行为,并及时举报。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加强对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出租客运、公交客运等客运车辆的联勤整治、联动处罚措施,每月报送车辆交通违法信息,落实行业管理处罚制度,督促客运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惩戒违法车辆驾驶员。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组建夜勤机动队,对渣土车等大型货运车实施三方联动处罚,交警罚超载、城管查苫盖、交通罚改装,加强源头治超力度,督促各区、县(市)政府加强石场、沙场的管理,落实治超源头主体责任。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明确快递外卖企业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探索建立协作工作机制和信用惩戒机制,采取警社合作、警企共治方式,强化快递、外卖配送业电动车交通管理,落实“六统一”和“六不准”措施,对有多次违法且屡教不改的,通报企业,由企业按其内部管理规定予以辞退处理。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研究制定《港田车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从生产销售源头环节把好电动车准入关,建立健全从业电动车登记备案制度,对现有电动车驾驶员进行摸底排查,引导残疾人驾驶员放弃港田车运营行为,坚决取缔非残疾人港田上道现象,集中开展港田车非法营运、超标电动车上路治理工作,设置电动车“禁行路”,规范电动车通行范围,对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深入对套牌、报废、无牌无证车辆进行全面摸排,认真分析、梳理无路权车辆交通违法地点及规律;公开销毁报废车辆,持续加大打击震慑力度。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实施阿什河街、银行街、柳树街等10条街路区域双侧禁停措施;撤销光芒街、士课街、建设街、阿什河街、比乐街的道路停车泊位,施划黄色禁停标线。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4月
改善二环路交通组织,调整和兴路沿线主辅路出入口;渠化文昌和兴交叉口、中山公滨环岛、南直公滨环岛等交通节点;强化东二环南直高架施工交通导改,保障施工期间交通正常运转;完善友谊路地铁3号线施工交通分流方案,确保道里区东西向交通顺畅。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6月
继续深入推进单向交通组织,对铁顺街、哈东站、滨江街、湘江路等4个片区28条道路采用“两行一停”模式开展单向交通组织。结合地铁3号线友谊路工程施工交通导改,打造两条横穿道里中心区的东西向通行路线,优化调整道里核心区单向交通方向,强化群力新区与道里核心区的交通联系。优化设置现有单行路行车道和停车泊位,完善交通标志和标线。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6月
对市区“六横六纵”(六横:城乡路新阳路、友谊路、东西大直街、和兴路长江路、铁顺街、铁路街;六纵:通达街、哈药路、上海街安发街、华山路、嵩山路、民生路)主要道路开展禁左专题调研,分批推进限左措施;
组织实施文昌高架、西南二环等高架路提速工程,提升高架桥通行效率,保证长距离出行车流顺畅。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6月
完善长江路、兴江路、花园街等16条主干路实施信号灯协调控制,降低行车延误。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10月
网络配图以疏解交通堵点为重点,实施道路交叉口优化渠化和停车场建设
实施康宁路-自兴街、乡政街、职工街-城乡路、通达街、安宁街-新阳路、哈平路肿瘤医院门前、文昌街-果戈里大街、邮政街,以及围绕地铁施工交通疏解的爱建路-上海街、安隆街-上海街、达道街-河润街、尚志胡同、友联胡同、江畔路-井街、江畔路-通江街、江畔路-友谊宫、江畔路-九站等道路优化和交叉口渠化工程,合理渠化路口、局部拓宽道路,增加左转待转车道,新设右转专用车道,重新调整路口交通组织形式,提高通行效率。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4月(实施)
启动清华大街、中民街、群力远大商圈、南郡地下、东直游园等30处公共停车场项目,设计泊位4900个。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
以创新停车供给为重点,破解静态交通突出矛盾
普查完善全市9个行政区,700平方公里停车泊位情况,形成全市停车泊位数据库。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5月
推行共享停车,6月1日前,完成市、区党政机关自有停车场错时开放、对外共享工作;7月1日前,完成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自有停车场错时开放、对外共享工作;力争年底前实现共享泊位规模达到1万个。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利用淘汰小锅炉房及2处小区庭院广场改造停车场。其中,利用小锅炉房改造提供泊位2000个,年底力争达到4000个,在宣庆小区、红旗示范小区、红旗小区、辽河小区、工程街198号、安固街79号等6个小区淘汰锅炉房院内试点推进,设计泊位680个;
利用北棵小区、沙曼小区2处庭院广场试点改造建设停车场,设计泊位800个。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利用一中、十四中学等7所学校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停车场。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与地铁建设相结合,启动气象台站、松江生态园站、会展中心站、先锋路站、友谊广场站、人民广场站、工农大街站等13处点位,同步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
与绿地广场建设相结合,在中兴左街与中兴右街交口、和谐大道与北兴街交口等绿地广场项目中,试点规划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充分利用拆迁工地等闲置超一年的空地建设停车场,陆续恢复哈尔滨皮草城等挪用停车场使用功能。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结合开展拆违和庭院整治工作,选择条件适合区域建设平面和机械立挂式车位,小面积多数量有效增加泊车点位。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
在文昌桥、宣化桥桥下空间停车场推行电子化结算、现场少人管理模式,逐步升级为现场无人管理模式。在其它桥下空间停车场应用高点视频或出入口车牌识别,配合电子化支付、24小时电话及视频值守的现场无人管理模式,缩短出场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对12000个路侧泊位设立2050套高点视频设备,全面推行现场无人管理,同时配套新设50块电子诱导屏。
完成(实施)时间:2018年9月15日
网络配图对全市免费停车场进行普查摸底,结合区域内居民特定出行与停放时段,设置架构多元化收费停车泊位,做到标志标线统一,设施设备完善,智能管控有效,促进停车由免费向收费转变。
提请省人大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63条款“居民区周边道路在不影响通行的条件下应当施划24小时免费停车泊位”。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
以“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中心区高于外围”为定价原则,结合我市城区范围内的停车供求关系进行普查,重新制定差异化、多类型的停车收费标准。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
在扩建、改建建筑物同时,按标准补建配建和择地新建停车场,有效解决静态停车场严重缺口问题,跟进研究制定《全市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出售出租价格指导意见》,降低车辆使用人车位购买成本,促进车位销售,严禁开放商“只售不租”,制定出台车位长期租赁收费标准,有效盘活闲置泊位,提升泊位停车周转率。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
研制老城区车位缺口补建计划。摸清老城区停车泊位缺口底数,组织专业停车管理公司论证,提出合理的年度建设目标,完成符合实际的补建计划研制工作,逐步还清老城区车位欠账
完成(实施)时限:全年
以宣传文明交通为重点,提高市民出行文明素养
开展新闻宣传,制定《治理交通拥堵工作宣传报道方案》和《治堵工作舆情应急预案》。组织市属新闻媒体,邀请中省直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充分利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深入宣传报道推送治堵工作举措和成果,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了解支持、积极参与治堵工作,自觉规范文明出行。密切关注舆情,实时查看舆情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突发事件、重要舆情发生后,按照舆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充分利用公共场所LED屏、字幕屏以及城市交通导流屏、出租车LED屏开展社会宣传,覆盖式滚动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或宣传标语;开展“市民随手拍交通违法和不文明交通行为”活动,搭建交通违法举报平台,鼓励群众通过行车记录仪、手机APP、微信等多种方式举报交通违法行为;集中开展治理拥堵市民意见征集活动,定期通过各新闻媒体公布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
号召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遵章守纪教育宣传,对环卫工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高环卫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文明单位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协助维护交通秩序;各驾校要把文明交通引导纳入学员培训内容,组织学员上岗锻炼,强化学员的交通法规意识。
完成(实施)时间:全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