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楼市不对称复苏

15.05.2015  11:32

  原标题:全国楼市不对称复苏

  一、二线城市楼市回暖,三、四线城市却惊现整体疲软,今年以来,全国楼市分化更为明显。在各项救市政策刺激下,一线城市以及部分需求较大的二线城市,房企的库存以及销售回款各方压力将会有所减轻,部分一线城市甚至出现日光盘,但是,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成交依旧难现起色。

  分化的数据

  4月以来,在3·30楼市新政助推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环比、同比均出现大涨。与此同时,受库存高企、市场低迷影响,三、四线城市成交难现起色,楼市不对称回暖明显。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4月北京新增供应2464套商品住宅,而当月成交量则高达9218套,使得一直处于高位的库存量开始明显下滑。

  在楼市升温之后,消失已久的日光盘也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和厦门、武汉等部分二线城市重现。比如,4月25日—26日,北京共有6盘入市,分别是泰禾拾景园、旭辉御锦、合生悦上城、恒大领寓、首开常青藤以及首地浣溪谷。其中泰禾拾景园、旭辉御锦以及合生悦上城在开盘当天便实现了日光。

  相比一、二线城市楼市的迅速升温,三、四线城市的表现要暗淡不少。4月份以来,一、二线城市住宅成交提升幅度明显,成交量环比上涨了27%。而三、四线城市对新政刺激反应冷淡,成交量不增反降,下跌约为26%。若按东中西部划分,东部城市的同比增幅由3月份的15.4%上升为40.1%,中部城市由3月份的6.4%上升为27.9%,而西部城市由3月份的-10.8%上升为3.4%。

  “东中西部的分化跟城市之间的分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吻合的。”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员严跃进表示,一线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所以东部的表现要好过中西部。在3·30新政后,像四个一线城市和杭州、南京等准一线城市的购房者出于担心房价上涨等各种因素,入市节奏加快。相比之下,经济一般的三、四线城市由于供大于求,对于政策的强力刺激反应冷淡。

  库存成关键指标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李巧玲表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都再次出现“日光盘”,在本轮市场复苏中成为领头羊。政策刺激对基本面较好的城市产生积极影响,而对供过于求的城市提振作用有限。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4月北京仅新增供应了2464套商品住宅,而当月成交量则高达9218套,这使得一直处于高位的库存量开始明显下滑。截至5月4日,北京商品住宅库存量已降至78904套,跌破8万套大关,并创下近10个月新低。

  库存高企,成为三、四线城市面临的严峻现实,同策机构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3月份36个大中城市存销比指标来看,库存压力较大、市场去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上、市场基本面表现欠佳的城市仍然占到大多数城市,比如福州、厦门、青岛、武汉、西安、长沙、宁波、大连等二线城市,无锡、温州、芜湖、徐州等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仍然面临较大的市场“去库存”压力,起码在上半年不可能出现大规模涨价,甚至在年内也难以大规模涨价。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显示,今年全国楼市区域分化将十分明显,人口聚集能力强的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有回暖、上涨趋势,而人口聚集能力差、库存大的部分二线城市或三、四线城市房价会延续下跌态势。

  成熟型城市土地市场竞争激烈

  “4月以来一、二线城市住宅成交提升幅度明显,而三、四线城市则较为低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三、四线城市多面临天量库存,再加上经济发展不均衡、公共资源不均衡、产业布局不均衡、人口不均衡以及政策刺激作用不均衡等影响,去化压力巨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5月8日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35城住宅市场生命周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从城市基本面与新房总容量综合比较来看,35城呈现四类生命周期:住宅市场发展分别处于成熟型、优质型、潜力型、风险型。

  报告显示,成熟型典型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城市基本面好,市场发达,属于成熟型城市。此类城市土地供应偏紧,土地市场竞争激烈,但居民购房能力较强。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新房市场前几年发展过快,其规模已趋于见顶,属于风险型城市,如长春、南宁。这类城市新房市场的发展已经脱离城市基本面的支撑,未来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

  京华时报记者邢飞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