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新的战略定位

29.09.2014  12:10

2014年,北京被赋予了新的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新中国成立65年来,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之时,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为北京注入了无限活力,科技领军人才汇聚,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北京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古老而年轻的北京,在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下,传统产业得以“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得以突破或领跑世界,“高精尖”经济结构正逐步建立。

成果篇

辉煌65载科技创新资源汇聚北京

北京是我国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和全国科技力量最集中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6月,北京地区科技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3,拥有中央和地方各类科研院所400余所,其中中央级科研院所占全国的74.5%。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1所,其中中央在京高校38所,市属高校43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1家,占全国的30.9%;国家工程实验室50家,占全国的36.0%;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家,占全国的19.1%;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1家,占全国的31.3%。经北京市认定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30个、工程实验室7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5家、企业技术中心464家,企业研发机构348家。自2009年以来,北京地区单位全面对接11个民口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累计承担项目(课题)近1500个,占全国的40%,获得中央财政经费300亿元,占全国的46%。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子午工程等6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京建设,北京地区单位承担建设项目占全国的50%,投资总额占全国的2/3。2013年,北京地区单位承担国家“973计划”1332项、“863计划”697项、“科技支撑计划”1225项。

多年来,北京地区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数量始终领跑全国,一批由在京院所、高校或企业牵头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带动了一批高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和产业化,在促进首都科学发展的同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1月10日颁发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北京地区共有75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包括一等奖9项,二等奖66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0.5%。其中,获得9项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一半,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年空缺后产生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今年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出自北京;在3个创新团队奖中,北京占据2席。这显示了北京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自主创新实力。

成绩的取得来自于首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北京在科技服务业、技术交易额、专利申请量、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核算,2013年,全市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520.9亿元,同比增长13.3%。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总收入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2013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2851.2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国的38.2%,其中,北京市流向外省市的技术交易额达1615.9亿元,占总量的56.7%,正成为全国经济转型的强大驱动力,还有22.9%的技术交易出口国外;技术交易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4%。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2.3万件和6.3万件,同比增长33.6%和24.1%。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200.7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6.2%。

重人才建设世界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自主创新从哪里来?核心技术靠谁来搞?人才是关键因素。65年来,北京广泛聚集人才,努力吸引和培养更多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截至2014年6月,北京高端人才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89人,占全国的52.4%;中国工程院院士352人,占全国的43.9%。累计1103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占全国近30%。

创新人才梯队完备。2009年4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千人计划,北京市制定了《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截至2014年6月,“海聚工程”共引进人才612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是《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重点人才工程,截至2014年6月,已经评出了领军人才118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自1993年设立,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形式,重点培养和资助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迄今共有1930人入选并获得立项支持,实施20年来,已成为首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品牌。另外,留学回国人才达10万人,占全国四分之一。

搭平台撬动百亿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65年来,北京积极搭平台,为在京企业、高校、院所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过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和组织管理模式创新,自2009年以来共引导615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价值186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辐射范围从首都地区向全国拓展,仅2013年就实现服务合同额22亿元。

搭建政产学研用跨界合作平台,形成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北京市科委共推动构建了北京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创新联盟、全国印刷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北京数字化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等150余家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联盟,其中,科技部试点联盟63家,占全国试点联盟的42%,居全国首位。支持成立首都创新大联盟,推动产业融合、协同创新,7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涵盖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5000多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型社会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的互利共赢机制进一步深化。市级科技创新基地累计达1400家,其中企业研发机构348家。

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与转化平台,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首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的意见》(京科发〔2013〕234号),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孵化机构,支持孵化机构品牌和服务输出,培育和推广新型孵化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科技孵化机构130家,总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500家,涌现出一批创新型孵化器和孵化服务新兴业态。联想之星、车库咖啡、36氪等17家创新型孵化器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体系,支持在核心区打造“一城三街”,即建设软件城、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科技金融一条街。

搭建中关村创新工作平台,完善跨层级、跨部门、央地合作联动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统筹解决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政策障碍,推动形成创新发展合力。

搭建战略研究平台,借助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和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整合并发挥“战略咨询机构”作用,为首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咨询和指导。

环境篇

深耕65载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移动通信从1g、2g时代的被动追赶,到4g标准的引领与跨越;面板显示从靠进口到京东方投资280亿元的8.5代线;芯片产业从外国长期垄断到中芯国际28纳米工艺的芯片……“高精尖”的科技正悄然改变着北京的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与日俱增,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为增强首都经济综合实力的主导力量。2013年,服务业总量和所占比例持续位居全国首位。以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占据了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服务业的三分之二,实现的利润和上缴的税收达到服务业的90%左右。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3%,成为服务业中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制造业高端化引领态势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1.8%和43.4%,成为促进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65年来,这喜人的变化背后,是北京长期致力于营造科技创新环境的结果。

长期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注重营造政策环境和发挥政策引导作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市政府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共同启动实施了“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2006年发布实施《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确定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2009年提出“科技北京”发展战略,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促进自主创新行动》。同年,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布实施《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2010年颁布施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2011年发布“十二五”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2012年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实施《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首都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全面部署。由此形成了包括8个地方性法规、5个政府规章、150余项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政策体系。伴随着这一系列“广覆盖、全主体、多层次、分阶段”政策法规的实施,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近24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0%,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300家,占全国近20%,居全国首位,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布局。2011年,北京市科委联合市财政局、中关村管委会等十个委办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发展的意见》,鼓励产业联盟在产学研用合作、产业链协同创新、标准化促进、品牌培育、国际合作等方面大显身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累计资助2500个技术创新项目,支持总金额8.8亿元,争取国家创新基金以及带动企业自筹经费和社会投资88亿元,资金放大比例达到1:10。市属国有企业在经济增加值考核时将科技投入、人才培养引进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自主创新动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创新,金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十多年来,北京市大胆探索,打造企业国际化创新的金融软环境。2003年,中关村管委会确定了“瞪羚计划”,为园区内高成长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2012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九部委与北京市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把中关村建设成为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截至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已达到242家,融资总额近2200亿元。与此同时,北京市科委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对符合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定位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供政策倾向型支持,先后与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及上海银行北京分行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实施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等多种举措,打造“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出一条符合首都特色的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助力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工作模式。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当下的北京,正在成为中国实现跨国技术转移的枢纽。近年来,北京市科委敏锐地预测到在世界范围内将迎来跨国技术转移的新浪潮,通过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搭建技术转移平台、成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举措,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跨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未来篇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未来发展的强力引擎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新定位、新要求。建设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好创新型国家战略,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理念统领全局,担当好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创业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等责任。北京作为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丰富,有基础、有条件,更有责任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方面有更大的担当、更大的作为。

一是深入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2014年4月,市政府发布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行动计划遴选若干重大战略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完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组织模式。遵循开放式、滚动式的原则,分批次启动实施两类重大专项,切实推动专项“开花结果”。

二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政策协调、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推动政策落实。贯彻落实《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切实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特别是,2014年1月和6月,先后发布实施的《关于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即“京科九条”)和《关于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即“京校十条”),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科研资产管理、财政经费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业支持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促进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和协同创新,提高高校院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搭建面向全国的新技术新产品采购平台,将北京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国际技术转移枢纽。

四是以国际化为抓手深化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在全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的同时,要紧紧围绕人员交往、技术转移、资本流动,以国际化为抓手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建设。

65载光阴荏苒,65载春华秋实。展望未来,北京更是信心满怀。首都科技界将加快完善有利于充分释放首都科技资源优势的体制机制,抓好重点改革措施的落实,立足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解决首都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提出的重大科技问题,努力开创首都科技工作新局面,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