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招“大咖” “哈响”点睛音乐城
“在今年的哈夏音乐会上,人们将看到一个与众不同、光彩夺目的新‘哈响’。”哈尔滨交响乐团顾问、著名指挥家刘克纪说,“百年‘哈响’的复兴,是哈尔滨展示音乐之城魅力的点睛之笔。”
从哈尔滨这座城市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1908年4月,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哈尔滨(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成立。这支当时以俄罗斯演奏家为主的乐团,正是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前身,一度号称“远东第一交响乐团”。
历史走过百年,见证哈尔滨音乐最高荣誉的“哈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刘克纪信心十足的背后,是哈尔滨音乐史上尚无先例的一次大手笔动作——投入百万招揽全球顶级音乐人才,致力再现“哈响”百年辉煌。
音乐之城吸引俄音乐家
今年6月,著名俄籍华裔作曲家左贞观专程来到哈尔滨,为哈尔滨交响乐团提供艺术指导,这已是他年内第3次赴哈。这一次,他还为哈尔滨送上了一件意义非凡的礼物——专门为“哈响”创作的管弦乐《友谊序曲》。
让左贞观如此“厚爱”冰城的原因,不仅是哈尔滨付出的高薪与诚意,更源于他与这座深植俄罗斯音乐基因的城市结下的深厚感情。今年69岁的左贞观是第一位荣获“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的俄籍华人,现任俄罗斯爱乐乐团团长。
近年来,左贞观曾多次来哈演出,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让他印象深刻。一次演出结束后,他到中央大街散步,听到一名小提琴手在街上演奏《卡农》。婉转动人的旋律吸引左贞观一直听到演奏结束。他好奇地问演奏者:“你在哪个乐团供职?”答案让他惊诧不已,演奏者仅仅是一名音乐发烧友。这段经历让左贞观对哈尔滨的音乐底蕴有了别样的好感。
去年,左贞观给黑龙江省领导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哈尔滨的期许:希望哈尔滨充分利用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成为连接中俄的音乐中心。
左贞观还提出,哈尔滨交响乐团应当成为城市的名片,成为中国以演奏俄罗斯音乐作品为特色的典范乐团。这一建议得到积极回应。今年3月,左贞观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市人社局以30万元年薪引进,成为哈尔滨交响乐团的艺术顾问。
左贞观说:“哈尔滨是著名的音乐之城,曾是东亚音乐文化的中心,有过远东最优秀的交响乐团、歌剧院、音乐学院,有中国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音乐特质,我很高兴能为这座城市的音乐复兴作贡献。”
6名洋乐手加盟“哈响”
招揽6名国际级演奏家,为哈尔滨交响乐团“充血”——这是哈市今年引进高层次音乐人才的又一大手笔。
“哈尔滨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来自罗马尼亚的娜瑞安说,“这里的音乐氛围非常好,城市也很美。”
娜瑞安是一名小提琴手。她和丈夫哈恰图良卡一同被聘请到哈尔滨交响乐团。哈恰图良卡是一名大提琴手,他们都是从埃里温国际音乐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是国际乐坛上小有名气的年轻演奏家。
在“哈响”,娜瑞安担任第一小提琴,哈恰图良卡是大提琴副首席。“我们同中国同事一起演奏音乐很愉快,他们水平很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哈恰图良卡说,“现在大家都很默契了,虽然语言不通,有时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交流。”
娜瑞安说:“本来我打算干上一年就回家乡,和丈夫要个孩子,但现在想法变了,我想在哈尔滨多停留些时间,享受这里的音乐和美食。”
其他4名外聘洋乐手均来自俄罗斯。“我们很珍惜这份工作。”小提琴演奏员安娜·维克多罗夫娜告诉记者,哈尔滨对音乐的热爱让她感到了归属感,“音乐人在这里发展会更有前途。”
局长“三顾茅庐”挽留俄语博士
“哈尔滨渴求人才的诚意打动了我。”今年刚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博士毕业的项男对记者说。现在,她是刚刚成立的哈尔滨俄罗斯音乐交流中心一名工作人员。
哈尔滨要成为连接中俄的音乐中心,就需要一流的俄语翻译人才。黑龙江大学俄语系今年只有5名博士毕业生,为留住他们,市人社局局长带队,先后三次到黑龙江大学招揽人才。
“哈尔滨交响乐团急需一名高层次的俄语翻译,对有意留哈的高级俄语人才,不仅一次性提供10万元安家费,还连续3年每月发放2000元生活补贴,并提供早报高级职称的绿色通道。”市人社局人才流动开发处处长罗凯说。
最终,本打算毕业后去沈阳工作的项男决定留在哈尔滨,她还说服已在沈阳电力部门工作的丈夫也来哈发展。
如今,热爱俄罗斯音乐的项男已成为“哈响”的专职俄语翻译,用精准的表达为中俄演奏员架起一座交流音乐的语言桥梁。
“百年‘哈响’脱胎于俄罗斯音乐,其成长必须要向母体寻觅营养和力量。通过高薪聘请俄罗斯一流音乐人才,这个目标正在实现。”刘克纪说,“目前‘哈响’虽名列全国十大交响乐团之列,但远未达到上世纪中叶时的乐坛影响力。未来的‘哈响’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一定要做最独特的,尤其在俄罗斯音乐方面,展示出哈尔滨作为音乐之城的实力与魅力。”(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勇澜 姜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