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农大促进就业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被称为“更难就业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八一农大采取针对性创新举措促进就业,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全校上下高度重视。 学校始终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列入党委工作要点,并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就业工作,保障就业经费投入,培训就业工作队伍,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了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保证了就业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学校制定《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点》,规定全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并严格按照《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考评及奖惩办法(修订稿)》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将考评结果与学院就业经费、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直接挂钩,有效地激发了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开展就业培训指导。 学校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针对性地举办了简历工作坊、面试工作坊、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就业能力大赛、创业大赛和职场训练营、就业指导沙龙等培训活动,特别是创新开展了模拟求职大赛,将比赛与中小型招聘会相结合,邀请有岗位需求的企业代表参与评选,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实战”技能。 四是丰富供需双向选择。 学校在按照“区域化管理,分片负责”的原则,继续巩固和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的同时,注意发挥校友作用,广邀人单位来校选聘人才。一年以来,共举办冬春季大型供需见面会2场,各类中小型招聘会11场,校园专场招聘会216场,发布招聘信息1043家,总计提供岗位19713个,极大丰富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五是突出学院类型特色。 学校大力鼓励学院根据自身类型定位,开展特色就业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形成了农学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模式、动科学院的研本“1+1”考研指导模式、会计学院“四个一对一”就业指导模式等特色就业服务模式,有效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
据八一农大招生就业处统计,截至8月31日,在多种措施的推动下,全校2014届3699名本科毕业生有3116人成功实现就业,初次就业率达到84.24%,学校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