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之殇别囿于“制度之筐”

09.07.2014  19:04

  7月5日发生公交车放火案,杭州市公安局迅即成立专案组,通过现场勘验、视频侦查、调查访问等获取证据,于7月6日凌晨锁定放火嫌疑人系公交车内被烧成重伤的一名男子。警方通过专门侦查、发动群众等措施,于昨晚查明放火嫌疑人真实身份。(7月8日《北京晚报》)

  杭州市公交车放火案告破,嫌疑人的身份已经被基本清晰。而在惨烈的烧灼之后,必然是有什么是刺痛你我心灵的。追问、反思、疑惑,诸如此类的情绪都会此起彼伏。在诸多声音中,笔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旋律,那就是对“制度”的不断诘问。

  百度新闻之后发现,全国不少城市已经又开始了一轮针对公交车安全的大检查活动。大到在公交枢纽、重点区域线路的安全防范针对性排查,小到公交车门能否在断电断气状态下能迅速打开。然而官员们在事后的动作却并不能获得围观者的叫好,他们管这个叫应景式的检查,而当事者们也被称为了“事后诸葛亮”。

  检查便是对制度的加强和执行,而事前和事后总是相对的。这次的事后排查,或许就是下次事前安全隐患的防洪堤。而先入为主地把这些大检查当成形式主义的演习,显然是有种情绪误读。

  当然,更被误读的还是前面说的“制度”。那杭州公交车放火案,本身和制度又有什么关联?在厦门震惊全国的公交纵火案之后,各地早就绷紧了弦,而相关的制度不可谓不完善。但是如果出了事情还拿制度来说事,就很可能把原本可以细化到个人的责任给推卸的无影无踪。

  这次杭州被焚烧的公交车,本身作为非BRT的城市普通公交车,它是随上随下,且途中并没有安全检查。这个虽然成为事后被诟病的导火索,但试想下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公交皆是如此,而就中国国情来看,要把城市普通公交做到每辆车每名乘客都要进行安全检查,是不太可能。而仅有的那些做到安检极致的,也只是限于那些曾经有过事故的城市,譬如厦门。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相关的公交车安检制度,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搭起建筑的。

  就好像大家总会把那些焚烧公交车的泄愤者通通丢进社会制度这个“筐”一样,然而到最后会发现有些时候想把问题简单化,其实是种更不负责任。一样的是,对于公交车安全也别总拿制度说事,笔者认为在数起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相关制度早已经是被筛过几遍了,补充和加强都已经在落实。而总在一个山头唱一样的歌,似乎有点吃隔夜饭的味道。

  与其说制度,还不如说下公交车的设备该如何改进。能否把公交车改装成遇到明火就自动停车,能否把车门统一改造成向外的,同时车窗玻璃能不能别止步于逃生锤的守候……讨论这些技术性的问题,恐怕更加实在些。

  文/谢伟锋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