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不要让疯涨的猪价迷了眼
对于猪价低迷时倒下的养殖户来说,既然离开了就不要因现在猪价上涨而后悔,因为后期环保对养殖业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对于活下来的中小养殖户而言,还需紧跟政策以及行业趋势,粗放养殖的时代已经结束,真正靠投入、靠标准、靠市场、靠适度规模养猪的时代已经来临。
最近,养猪界“涨声”四起,亏损周期达17个月的生猪养殖业迎来强劲反弹,累计涨幅超过50%,猪肉价格同期上涨29%。猪价走出低谷,反转态势逐步明朗。对坚持下来的养殖户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露,但是在“偷着乐”的同时,养猪户们更要擦亮眼睛,冷静思考未来的发展,而不要让疯涨的猪价迷了眼。
此轮猪价大幅上涨,有人欢喜有人忧,调查显示京津冀地区近四成的养殖散户倒在猪价上涨前,没有看见猪价曙光的出现。而真正偷着乐的是规模化养殖大佬,相对于持续猪价低迷时养殖户的处处被动,规模企业却在行情低迷期逆势布局,成为现在猪价上涨最大的受益群体。早在去年6月,中粮肉食宣布引入KKR等财团,在华建设并管理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及肉食品加工厂即开启了本轮资本逆势布局猪市的序幕,此后,金新农、牧原、龙大肉食、雏鹰农牧、天邦、新五丰等企业相继投入巨资逆势布局。今年上半年国内主要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多数已经扭亏为盈,猪价上涨给生猪养殖企业带来的业绩提升已成定局。
随着猪价涨势的确立,规模企业进一步加速布局,而且规模企业的扩张已不仅仅只是产能的扩张,大多涉及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尤其借助目前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主要养殖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大北农、雏鹰、正邦、新希望、正大、温氏等宣布进入或者准备进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改造传统养殖业中的各环节,农牧行业正在进入电商颠覆传统种养业时代,养殖产业链的成本呈断崖式下降。
市场主导猪价的时代已经来临,活下来的养殖户你准备好了吗?由于生猪养殖与其他产业不同,一头猪从猪变成猪肉涉及母猪、仔猪、饲料、疫病、动保、屠宰等环节各产业,对中小养殖户来说基本脱节。生猪养殖行业无法真正实现“以销定产”、“订单式生产”,猪价高时养殖者和产业链各环节都希望获得最大化利润,在这种惯性下,风险抵抗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弱的中小养殖户,更容易在猪价低迷时翻船,尤其这次猪价持续17个月的低迷,小养殖户最终退出行业成为必然。在生猪养殖大省河南,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调研报告显示,为了止损,河南养殖行业出现了分化,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继续扩张和兼并重组,中等规模养殖企业维持生产,而很多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则退出了这个行业。现在政府对猪价的调控发生了很大变化,既不干预下跌也不干预上涨,更多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在这次持续猪价低迷中,猪价行情不好养殖户普遍亏损严重时政府都没有干预,只是在去年8月份时收储了一批。
此外,环保新政策密集出台,环保压力持续加大,这也给散养户带来更大挑战。2015年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对养殖企业的环保责任提出更严格的规定。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政治任务。4月16日,国务院发布“水十条”,强调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并明确规定,要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对于猪价低迷时倒下的养殖户来说,也许早倒下转行比以后倒下好,既然离开了就不要因现在猪价上涨而后悔,留下后将来的困境会更大,因为后期环保对养殖业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养殖区域越来越受限制,对养殖基础设施及管理等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对于活下来的中小养殖户而言,除了接受市场的风险的考验,还需紧跟政策以及行业趋势,既然活下来,就要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入合作社化解市场风险和养殖风险,紧跟龙头企业“坐着大船出海”,建立家庭牧场,降低养殖成本,消纳畜禽污染物,增加投入进行养殖污染治理是躲不掉的成本,粗放养殖的时代已经结束,真正靠投入、靠标准、靠市场、靠适度规模养猪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