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养鹅人喜唱脱贫路上“向天歌”

16.02.2018  20:31

  新华社哈尔滨2月15日电题:残疾养鹅人喜唱脱贫路上“向天歌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2月15日,除夕。李延喜早早起来杀了两只大鹅,抱来柴火,刷起铁锅,为心心念念的年夜饭做准备。这两只大鹅,是他一年来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他脱贫致富之道,更是他奔向好日子的“向天歌”。

  李延喜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青川乡新民村村民。十几年前,他在自家两亩地上建了3座大棚,通过种植绿色蔬菜,与妻子过着红红火火的小日子。2011年秋季,李延喜开着四轮车在赶集路上不幸发生车祸,造成多处骨折,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和双侧股骨头坏死。拄着双拐的李延喜不能再弯腰,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成了贫困户。

日子总要过,重活儿干不了,我就干些力所能及的。”慢慢地,双腿渐渐恢复、扔掉了拐杖的李延喜寻思着把菜园子改造成生态养鹅场。

在李延喜看来,大鹅浑身都是宝:鹅胸脯肉质细嫩,鹅蛋营养丰富,鹅蹼和鹅肝也是深受喜欢的佳肴,鹅绒还是天然保暖材料,用作加工羽绒制品……一门心思扑在大鹅身上的李延喜琢磨出了与大鹅的“相处之道”:落雪的季节卖大鹅,平时就卖鹅蛋,捎带着出售鹅毛。

  捣碎玉米、喂鹅吃饭、放鹅出笼、带鹅回家……都是李延喜一个人完成。每到夏天,他就在田地里种绿叶菜给大鹅当冬天的粮食,把大鹅赶到村头的小河边及山林里放养。随着此起彼伏的“嘎嘎”声,大大小小的白鹅成群结队,左摇右晃,憨态可掬。

  如今,李延喜养殖的大白鹅已经有1200只,其中有200只是产蛋鹅。为了打开销路,他也用优惠价做起了促销。在他微信的对话框里,多数都在订购大鹅和鹅蛋,足不出户就全都卖完了。李延喜2017年挣了5万元,成为延寿县全年3226名脱贫人口之一。

  李延喜给自己的微信起名叫“向天歌”,寓意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从贫困户到自主脱贫,李延喜不等、不靠、不要,再次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成了闻名十里八乡的“养鹅达人”。

  “现在养殖规模和发展状况还是有所欠缺,我想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集养殖、加工、销售、生态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化养殖场。”说起未来,李延喜还有不少“小目标”。

  新春里满含着新希望。新民村村委会主任董长江说,村里和驻村工作队已将养鹅产业纳入今年工作规划,要将李延喜的生态养鹅场扩大至3000平方米,并吸收当地贫困户参与创业,帮助更多人走上脱贫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