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冒充缉私队长骗妻5年 常穿制服带手铐回家
他按时“上下班”,时常穿着制服、携带手铐回家,妻子从未生疑
昨日法院一审宣判,男子获刑16年,罚520万
本报通讯员 叶文兴 本报记者 盛伟
丽水一名中学老师辞职下海经商,没怎么赚到钱,竟然冒充海关人员诈骗亲友。
他所有的海关经验,来自于曾在温州海关某仓库打过工的经历。就凭这点,他不仅骗了亲朋好友623万元,甚至还骗到一个老婆。直到案发,妻子才知道自己嫁了一个冒牌货。
昨天,46岁的丽水男子郑某被丽水莲都区法院以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20万元。
演技精湛
直至案发妻子方知老公是冒牌
46岁的郑某是丽水人,师范院校毕业后曾在丽水多所中学任教师,后来觉得收入较低,下海经商。他做过很多种生意,但都没赚到钱,光景反而还远不如从前。
郑某认为自己经商不成功,最主要原因是资金不充足。于是,为了能够有一个方便“借钱”的身份,他开始冒充“海关缉私队队长”。而冒充这个身份所有的经验,来自于曾在温州海关某仓库打过工。
从2009年开始,郑某逢人就讲,自己当上了“温州海关缉私队队长”。为了装得更像,他从网上购买了10多套警服,平日出入,也经常穿着这些衣服。
一个下海经商的教书先生,突然成了海关领导,竟没有多少人怀疑。更绝的是,凭着这个虚构的身份,他认识了后来成为自己第二任妻子的陈某。
2010年1月,郑某与前妻离婚,与陈某登记结婚。两人结婚后,郑某时常带着“海关制服”、手铐等回家,并且按正常时间上班。
妻子陈某对郑某“海关缉私队长”的身份从来就没有起疑过,直至郑某案发后,警察找上门,陈某才知道郑某一直在欺骗自己。
专啃窝边草
亲朋骗个遍得手600多万元
2010年开始至2015年,郑某利用各种借口,从被害人郑某树,张某,范某等人处共骗得623万元。
郑某树是郑某的亲堂哥,家里比较有钱,被郑某盯上。
郑某告诉堂哥,自己正在做香烟生意,可以利用海关的身份从烟草公司拿到大量低价香烟,利润可观。为了让其相信,郑某还时常带着堂哥去香烟店“送货”,装作生意很好的样子。
信以为真的郑某树先后“投资”了上百万,这些钱都被郑某用于支付欠款利息或挥霍了。日子久了,郑某树起疑,郑某又拿出与烟草公司的合同及银行交易记录等,轻易就忽悠过去。实际上,这些“证据”都是找路边小广告伪造的。
2013年,郑某谎称要成立外贸公司,自己是“公务员”不方便出面,想拉朋友郑某飞合作。因信任郑某海关工作人员的身份,郑某飞答应合作,又拉来庄某、范某,三人共出资200余万元成立外贸公司,公司实际经营由郑某负责。实际上,这家公司从未做过任何一单生意。所有的钱,都被郑某拿走。
2014年4月,郑某又以帮朋友何某女儿安排海关工作为由,寻找不同的理由“借钱”,共骗取何某119万元。
演过了头
有一次行骗居然“亏了本”
在郑某的骗人生涯中,还闹过一段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笑话。
经营手机店的黄某与郑某是多年朋友,对郑某的海关工作人员身份也是深信不疑。
郑某告诉黄某,自己手头有50只海关查扣的走私苹果6手机想低价处理。此前,郑某也曾向身边朋友低价出售过几部手机,黄某信以为真。黄某想大赚一笔,赶紧向郑某以每部3550元的价格,订购了这批手机。
黄某先后转给郑某17万余元,而郑某也如约给黄某送来第一批34只手机。
实际上,郑某的这34只手机,是他掏钱高价买来的,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黄某更加相信他“海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为以后的“借钱”作铺垫。
尝到甜头的黄某后来又向郑某追加“订购”总价值103.5万元的300台低价手机,并签订了供货合同,只是后来因黄某要求郑某提供财产抵押,而郑某无法提供而未能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