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析农村“彩礼文化”:减少金钱给予承诺更长久

28.02.2015  10:22

  中新网郑州2月27日电(记者周小云)每年春节前后正是农村嫁娶的高峰期,这期间有关彩礼多少的问题也成为民众热论的话题。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27日就此表示,彩礼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索要彩礼是希望获得对方尊重的一种方式,但女方应杜绝攀比心态,男方需量力而行,对女方家作出相应的承诺,比只用金钱才能体现的彩礼,会让女方更有长久的安全感。

   彩礼之祸面上乐心里苦

  河南项城市王明口镇的老孔,将在正月十二这一天给即将结婚的小儿子下彩礼,春节期间儿子娶亲本是好事,可老孔一直高兴不起来,私下老是唉声叹气,他说,“以往的‘万里挑一’(即:礼金10001元)已经落后啦,按现在这边的规矩就是‘6万6、8万8、9万9’三选一了。”

  原本打算10万左右就把儿子婚事都办齐了的,结果仅彩礼钱就占去大半了,60多岁的老孔私下找邻居商量,望讨一个万全之策。

  年轻时曾当过多年司机的老孔也攒下一些积蓄,3年前,老伴病逝,和两个儿子一起生活的他用攒的钱在市区买下一套亲戚的旧房子,随后给大儿子置办了婚事,又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用于每日外出拉客挣钱。现在小儿子到了适婚的年龄,也有了喜欢的对象,谁知彩礼钱却快速“疯长”。

  老孔向邻居自我调侃,“彩礼钱涨了就算了,这两天我到街上一晃,感觉这菜价好像比前几日也涨了”。经过商议,老孔再次跑到银行取了钱,无奈选择了6万6。他说:“只要孩子幸福,比啥都强。”

   扯上彩礼的那些事

  谈起农村婚嫁彩礼习俗,以往的那些“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不知何时早已悄无声息的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动则数万的各种“彩礼文化”。

  项城市陈楼村村民陈学良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人比以前生活好了,出去打工多年攒的钱都留着给孩子办婚事了,人家娶媳妇嫁闺女都是风风光光,你要是啥都拿不出,竟是遭人笑话。“以前,谁家拿一万就是顶呱呱,现在没个五六万的不好办。”陈学良摇头苦笑。

  该市马坡村村民马桂英对记者讲,现在农村下礼,除了礼金外,还有“离娘费”,另外送到女方家那些吃的用的,也得个几十样,每样还得6件,比如:6只鸡、6条鱼、6条烟、6箱酒、6箱苹果、6箱牛奶、6箱橘子、6件饮料……每样都需凑个6。“别人家嫁闺女有的都送来一大卡车,要是给这家的少了,这事还能说成吗?”

  马桂英说,前两年,在农村谁家嫁娶,依照当地习俗都是备上一二十斤果品,二十来斤猪肉,再封上“万里挑一”,谁家要是条件好的,比较讲究的,会封上个“万里挑妻(即:107000元)”。要在早一些,跨几个装着吃食的篮子就可以到女方家送彩礼了,也有女方带着农具嫁到男方家的,这些都没有礼金一说,这并没对俩人的婚姻造成多大影响。

  说起有关彩礼一事,还有村民告诉记者,还有别村的两亲家为彩礼一事,曾坐在一起互搞价钱,遭来笑柄。

   专家建议杜绝攀比量力而行

  “这种现象反映出了农村一些固有思想,觉得在婚娶时,采取这样一种规则,是比较尊重娘家人的一种习俗,给的彩礼越多,男方越尊重娘家人,女方也似乎显得地位高有面子,加之如今社会风气的关系,大家会更多的讲究经济上的利益,为过去的付出获取更好的回报,这种风气不可取。”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分析道。

  蔡劲林称,此现象是相对愚昧、落后的,甚至是一种赤裸裸经济上的追求,被索取过多彩礼的那一方,内心会产生负担,导致家庭经济问题紧张。同时,也会对女方家产生强烈的愤怒和不满,当这种关系中间夹杂了不和谐因素,很容易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埋下隐患,造成损伤。

  “婚姻虽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前是两家人的事,这个过程,是两家人的一种互动。”蔡劲林说,自古流传下来的彩礼习俗,理应得到尊重,在给彩礼时,应量力而行,父母养女养大易,男方多少要对女方父母给予经济补偿,表示尊重。

  他建议,彩礼并不是只用现金才能完全体现,对女方家做出相应的承诺,给女方一个长久的安全感,婚姻则会更和谐。(完)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