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八路”砍倒7个日本兵 三次受伤
冯景周当年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看刺刀闪着光,听嘹亮的号声响。看战旗飘扬,听战马嘶鸣声……为了打胜仗,我们勇敢地走在战场上……
萨尔图区湖滨小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激昂地唱着这首革命歌曲,眼里满是激动的泪花,因为她又想起了当年奋勇杀敌的父亲——“冯八路”。
唱歌的老人今年64岁,名叫冯新华,她父亲虽已去世多年,可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时刻都在激励着她。
家族里有14位共产党员
8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冯新华的家中。此时,她正在唱一首斗志昂扬的革命歌曲,她说这是父亲留给她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让她的生活充满阳光。
冯新华说,他的父亲叫冯景周,出生于1921年,老家在江苏省泗阳县川城区茅明村,1943年7月参军,在轰轰烈烈的抗日烽火中,多次荣立战功,父亲的英雄事迹,让她充满骄傲。
冯景周,在堂弟的介绍下,于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组织的地下工作。冯景周当时有9位舅舅,他们都是共产党员,都是抗日游击队队员。后来,冯景周的母亲和他的3个兄弟,也都先后入党,他们全家当时共有1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到抗日斗争中。
“奶奶当时是村长,秘密入党后,常常带领村民为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做鞋和送粮食。”冯新华说。
杀红眼砍倒7个日本兵
在苏北的一次战斗中,冯景周和战友们与日本兵进行了近身肉搏战,他一个人就干掉了7个日本兵。
冯新华讲述道:“父亲告诉我,他年轻时身体特别灵活,在一次与一个日本兵拼刺刀时,他的右耳被刺伤。一怒之下,父亲将对面的日本兵刺倒在地,接着拔出背上的大刀,开始了更激烈的搏杀。那次战斗中,父亲身受多处轻伤,可他一个人就砍倒了7个日本兵。当时,他们遇到了日本兵的一个小队,大约有30人左右,全部被八路军歼灭,还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
冯新华(左下)与父母合影
采访中,冯新华拿出许多张她父亲生前的老照片和各种证明书。
冯新华说:“我父亲喜欢唱歌,小时候教会我们很多革命歌曲,我最喜欢那首《八路军战歌》,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并且把歌词记在本上。父亲曾说,他是1943年学会的这首歌,作者是谁他也不知道。父亲最爱唱这首歌,1990年病逝前,躺在病床上,时不时还会唱起这首《八路军战歌》……”
据冯新华讲述,她父亲冯景周,在新中国成立后转到肇州县公安部门工作,并在那里工作多年。熟悉冯景周的人,并不叫他的名字,都喜欢叫他“冯八路”。
父亲战友来信感动女儿
冯景周是个十分坚强的人,他只向孩子们讲打日本鬼子和奋勇杀敌的故事,从来不提自己几经生死的事情。
“1973年,我收到了父亲战友颜伯伯的一封信。信中说,‘景周同志,你我从小在一起,又是同学,长大了又一起参军,出生入死,有时想起你,我就睡不着觉。景周同志,你会想起来吧?开源三天三夜的战斗,香水河、法康、彰武、新民等地的战斗,你还记得吧……看到今天的幸福,真是热泪盈眶……’读了这封信才知道,父亲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和颜伯伯多次与日本鬼子殊死战斗,革命先烈们为了保卫国家,无数次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封信我是流着眼泪看完的,并且一直保留至今。”冯新华说。
到东北全营仅剩148人
“父亲说,那段岁月里,心里总有股很强的力量,在鼓舞和激励着自己。他的口号是‘愿在阵前死,不在阵后亡’,这就是我父亲的誓言。”冯新华告诉记者。
后来,冯景周所在部队转战东北,当时他担任营长。他和战士们从江苏一路打到吉林,当到达目的地时,全营500多名战士仅剩下148人。
冯新华说:“父亲参加过近百次战斗,多次负伤,我还记得父亲在世时,身上有3处最为明显的伤疤。父亲头上有块疤,是参加战斗时,一颗子弹将他的头皮擦掉一大块。他的胸前和左肩还有两块更大的疤,一处是子弹打进了肺部,另一处是被子弹击穿了左肩,坚强的父亲,都挺过来了。”
父亲留下的八路军战歌
采访中,冯新华拿出许多张她父亲生前的老照片和各种证明书。
冯新华说:“我父亲喜欢唱歌,小时候教会我们很多革命歌曲,我最喜欢那首《八路军战歌》,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并且把歌词记在本上。父亲曾说,他是1943年学会的这首歌,作者是谁他也不知道。父亲最爱唱这首歌,1990年病逝前,躺在病床上,时不时还会唱起这首《八路军战歌》……”
据冯新华讲述,她父亲冯景周,在新中国成立后转到肇州县公安部门工作,并在那里工作多年。熟悉冯景周的人,并不叫他的名字,都喜欢叫他“冯八路”。
编辑:李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