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冯存光:勤工俭学带爸妈去北大看看
手里的北大录取通知书和背后的奖状。
“存光又考上了,他们那家人虽然穷,可就是出才子!”走在泗水县泗张镇大厂村,听说记者来采访,村民们一边指引,一边这样介绍,语气里既有骄傲,又有些羡慕。出生于1996年的冯存光,高考成绩为理科696分,因通过了“筑梦计划”考试,被北京大学降20分录取。
高中免学费,得以完成学业
走进大厂村,拐过几条小道,胡同尽头一处石块垒砌的院落,就是冯存光的家。院子里养着一群鸡和两只羊,昏暗的房内唯有一台电风扇是这两年新购置的家当。墙壁上有几条裂缝。“那里能看见光,但是不漏雨,哈哈。”这让冯存光有些庆幸。
因姥爷生病住院,爸爸赶到医院照顾,只有冯存光和妈妈在家。家里只有一张床,从记事起,冯存光就和同村的姥爷一起住。“姥爷教了一辈子课,只有我们几个高中生能跟他聊得来。”冯存光说,也多亏了姥爷,他从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在年级排前几名。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每天能挣100来块钱,农忙时就回来,一年收入不过一万多块钱。母亲患有骨质增生,胳膊不能提重物,没有一点收入来源。为了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冯存光就读的泗水一中专门设置了“珍珠班”,班里的学生被称为“珍珠生”,冯存光也是其中一员。“学校给免除了学费、生活费,每个月只负担生活费就行。”妈妈对学校非常感激,“如果没有这个帮助,孩子还不一定能上完高中。”
1米73的小伙,只有94斤
从大厂村到泗水一中,坐客车需要两个小时,虽然学校给免除了学费、住宿费,可懂事的冯存光还是不舍得吃穿。高中毕业,身高173cm的他,体重只有94斤。
“三顿都在食堂吃,一天的伙食费大约15块,有时候回家,还能给我剩回来几十块钱。”说起瘦弱的儿子,妈妈眼睛有些泛红。
看见妈妈这样自责,冯存光赶紧说自己不愿意吃零食,觉得那东西没意思。其实,他很清楚,家里太穷,每一分钱都得节省。”冯存光说,刚上高中时,有一次告诉妈妈食堂里一份白菜豆腐卖4.5元,他们觉得贵得不可思议,直到现在父母那惊诧的眼神都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今年19岁的冯存光,一次都没吃过生日蛋糕,更没收到过生日礼物。“小时候看见别人有,跟父母要过一次,可是家里根本不可能有钱买蛋糕,从那再也没提过。”
大学学信息,却没怎么接触过电脑
高考前,妈妈说,考上山大一家人就知足了。没想到考上了北大。说起上大学,妈妈脸上又涌起愁云,光学费就5300元,再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爸爸打工攒的一点钱,基本都要花在这上面。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冯存光就想到县城打工挣学费,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
冯存光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大工科试验班,因分数不够被调剂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一家人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担心。“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怕开学跟不上,假期里得抓紧跟别人学学,还有银行卡,取钱、存钱我都不会……”
不干农活时,娘俩就商量怎么去北京,该准备哪些物品。冯存光想带着父母一起去大学看看,可是父母都不同意。“他们是怕花钱,真不去就等以后我上学勤工俭学挣钱了再带他们去吧。”虽然对大学还很陌生,冯存光已经想好了要多打几份工,争取不再让父母交学费。
编辑: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