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是怎样“溜”进中国的
图为由国家队队员组成的哈尔滨女队在比赛中。黑龙江日报记者王志强摄
黑龙江日报记者谭湘竹
经过4个比赛日的激烈角逐,23日冬运会冰壶男、女青年和混双组比赛收官,实力雄厚的哈尔滨队顺利拿下女子青年组和混双组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冰壶队异军突起,让国人熟悉了这项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的运动。冰壶,这项兴起于欧美的冰上运动,是怎样“溜”进中国的?
灵感诞生于三方会议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与日本北海道及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每年都会召开“北方圈”三方会议。日本和加拿大早已开始冰壶运动的交流,唯独我省还没有听说过这项运动,日本和加拿大建议我省把冰壶项目引进来。当时省外办外事科长丹硕经人介绍“认识”了冰壶,他请教原省体委办公室外事科长杨晓明关于冰壶的问题。杨晓明了解后得知,这种运动学名“冰上溜石”,1511年起源于苏格兰,原为一种人们在冬季冰冻河道上投掷石块的游戏,十九世纪末,被确立为正式竞技体育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至今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杨晓明觉得“冰上溜石”这个名字太长不好记,由于冰壶器械外形和水壶把一样,杨晓明建议把“冰上溜石”改名为“冰壶”。
1995年3月,北海道派遣冰壶教练来哈进行培训,第一届冰壶讲习班成功举行,来自北京、沈阳、吉林和黑龙江近五十人参加了培训,这是冰壶运动第一次走进黑龙江。
赴日比赛一鸣惊人
当时冰壶项目尚未在冬奥会中正式列项,我国缺乏对项目的整体认知,面临着无场地、器材、经费的困难,也缺乏技术人员和教练员的指导。重重困难下,杨晓明协调日本冰壶协会提供必要竞赛器材并商请日方选派专家来哈讲学,协调加拿大提供场地制冰器材并选派制冰师来哈。此后至1999年,杨晓明连续主持6届冰壶培训班。培训班中,走出了包括项目专家和重大赛会裁判长许水生、现任国家男女队主教练、前国家队队长王滨江等众多目前活跃在中国冰壶界的核心人物。
2000年1月末,由原省体委副主任姜可义担任团长、办公室主任杨晓明担任领队、哈尔滨市体委冰雪处处长佘选新担任管理的男女冰壶队“诞生”,由男女各四名运动员组成我国第一个冰壶代表团,赴日参加“冬奥会纪念杯国际冰壶冠军赛”,其中男队获得第四名。由于队伍在短期内进步“神速”,打败亚洲劲敌韩国和日本,震惊各国参赛代表团。日本媒体争相采访领队杨晓明,问中国冰壶队缘何在短时期内取得瞩目成绩,杨晓明坦率回答:“因为这些队员都是从速滑、花样滑冰等冰上项目抽选来的,本身具有冰上运动基础,不像日本运动员选材都从学校而来。”
成立专业队表现抢眼
2001年,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成立国家第一支专业冰壶运动队。运动员都是从其他冰上项目中抽调的,像岳清爽、柳荫等就是从速滑改项练习冰壶的,男女队全部由哈尔滨运动员组成。2002年我国正式派队参加太平洋青少年冰壶锦标赛。2004年国家冰壶队到加拿大进行训练、比赛,同时聘请外教。2005年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在世锦赛上亮相并取得第七名的成绩,2006年世锦赛上女队获得第五名的成绩。2007年我国聘请加拿大籍外教丹尼尔,从而使中国冰壶运动有了质的变化。
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行。我国参加男女冰壶比赛,并取得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三名的成绩。在2009年女子冰壶队世锦赛上我国冰壶健儿获得一枚宝贵的金牌,使中国冰壶队为世人所瞩目。凭借3年世锦赛积分男女冰壶队获得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参赛资格,更为可喜的是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就获得女子冰壶的铜牌、男子冰壶的第八名。
随着冰壶运动在中国的推广,已有一些老百姓参与其中。哈尔滨市就有三家冰壶俱乐部,现有从6岁到50多岁的70多名爱好者在茶余饭后选择在冰上“溜石”。“冰壶运动老少皆宜,能让孩子在运动中培养集体观念、组织协调的能力和迅速决断的能力,对培养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也有帮助。现在人们对冰壶的认识有误区,觉得冰壶是贵族运动,就哈尔滨的俱乐部来说,自己需要准备的器材就是刷和鞋,冰壶都由俱乐部提供,每2小时45元的费用其实并不高。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前国家冰壶男队队长王滨江说。
编辑:王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