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租汽车立新规行业洗牌后何去何从
随着《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的出台,争议多时的“专车”正式纳入出租车正规军,而依托于私家车的顺风车或将退出市场。中国出租车行业在整顿秩序的同时迎来大洗牌,行业走向和监管重点引起广泛讨论。
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上线专车服务以来,“专车”便以其便捷和舒适的特点广受追捧。但由于缺乏合法的运营资质,“专车”常被认定为“黑车”。2014年12月,山东淄博成为首个叫停“滴滴”专车服务的城市,此后多个城市也将专车服务定性为非法营运。
2015年10月10日,专车终于被合法化。《指导意见》将当前的中国出租汽车分为巡游出租汽车和预约出租汽车两类,并将“专车”归为预约出租车,正式将其纳入出租汽车管理范畴。《管理办法》还对专车的驾驶员和车辆制定了严格的认定标准,并对不符合标准的违规“专车”严厉处罚。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程世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管理办法》重在保护乘客的安全和权益,其中对预约车辆驾驶员和车辆的严格认定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专车依托于互联网,具备共享、价廉等特点。有民众认为,10日的新规基本上是按传统出租车的思维方式来制定,偏向保守,并未顺应出租车行业新出现的趋势。
程世东指出,不论传统出租车还是网约专车,本质上都是出租车,都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管理方法是一样的。“政府监管部门主要关注社会效益,此次政策的大方向没有问题。”
尽管被评价为“中规中矩”,但新规明确了让市场在出租车行业发挥主导作用的发展方向,对预约出租车的政策也偏向开放和宽松。
新规指出,未来将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在网络预约出租车的数量管制和准入方面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标准。
程世东认为,对于预约出租车这一新生事物,新规的政策导向相对包容和开放,“出租车管理日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无论未来出租车市场怎样变化,但只有市场要素发生流动,才会有服务质量的改善。”
除了专车,依托于互联网和私家车的顺风车与拼车近期也引起热议。《管理办法》规定,“不得以私人小客车合乘或拼车、顺风车等名义提供运营服务”。
互联网带来的共享精神造就了Uber等顺风车、拼车模式,这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出行模式是否就将随着新规的出台而消失?
对此,程世东认为,顺风车、拼车是共享经济的重要部分,政策的出台并不会妨碍它们的发展。他同时强调,顺风车、拼车偏公益性,与营利性的专车服务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监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载客频次和价格制定标准来区分两种方式。
随着市场在出租车行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程世东认为,政府的角色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以后政府可能更多地制定市场认定标准,同时加强对出租车服务质量的监管,而不是原来的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