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业”与学业狭路相逢:创业不能只为“钱途”

22.12.2015  09:19

  中国青年报讯 “现在我每天只有上课、看店、休息这三件事了。”厦门理工学院2013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郭潍童告诉记者,与周围同学教室、宿舍、图书馆的生活不一样,她每天都要奔走在教室、店铺与出租屋之间。

  郭潍童从大一开始就在淘宝上经营化妆品代购,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后,大三时和两位同学一起投资开了一家居酒屋,经营日本料理。居酒屋午后开门,3位合伙人来自不同专业,按照课程空闲时间轮流值班。

  在创业潮的大背景下,淘宝店、料理店、咖啡吧、奶茶店,这类不同于简单兼职但又投入不高的“实业”,成为很多追求“钱途”或想要锻炼自我的大学生的不二选择。

   收获”是创业的源动力

  郭潍童告诉记者,她并喜欢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因此她想在其他领域积累些经验,顺便赚点零花钱。在她看来,在学校周边经营店铺风险较低,很适合“试水”,如果在校园阶段的经营能够成功,毕业后也能成为就业的缓冲。

  厦门理工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谢佳芳与同学合资经营着一家咖啡吧,“因为喜欢才会去钻研咖啡,因为钻研才想到开店的”,对于她来说,开咖啡馆,能够让她体验到生活的味道。

  “创业让我更早地接触社会,学会独立。”谢佳芳的家人并不在意她经营咖啡店获得的经济收益,但是她“在自己经营店铺后,才开始意识到赚钱的艰辛,从而慢慢学会体谅父母”。

  莆田学院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李靖威(化名)在大一时就自己开了家网店。现在,他的网店已经发展到要用4台电脑同时操作的程度。

  李靖威告诉记者,“不盲目追求金钱,在复杂的社会保持自己独立清醒的思维”,是他在开网店的过程里得到的最大收获。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抽样调查显示,大约有84%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能够让自己收获更多,其中有大约66%的在校大学生产生过创业的念头。而所有接受调查的已经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创业之前都认为自己将在创业经历中得到“收获”。

   创业”不能完全忽视学业

  尽管创业对大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自我有积极作用,但在不少同学的眼中,有些学生把“创业”等同于“做生意”,完全忽视专业学习,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有次课上到一半,我看到潍童把书包往窗外一扔,然后从后门溜出去捡起书包走了。”郭潍童的同班同学刘巧庆(化名)告诉记者,平时郭潍童是在校外租房子住,偶尔才回一次寝室,一下课人就没影了,甚至还会不时缺席半堂课。

  李靖威的淘宝店现在虽然发展得很好,但他也认为“做淘宝其实也是在做客服”,他告诉记者,他投入的时间成本非常高,回复、接单、进货与发货,每一项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李靖威说,有时候由于供货商发货没有规律,导致他进货接货也没有规律,有时候晚上1点多,供货商打电话说东西到了,他只能起床让货“入仓”。不规律的作息让他经常很晚睡,有时候会直接睡到中午以至于错过上午的课。

  此外,刷单是他必须面临的问题。“一有时间就要看一下有没有新的订单或者留言,及时反应才能留住顾客。”尽管李靖威很希望不要耽误学业,但他在大一那年还是有三科需要补考。

  福建农林大学的大二学生曾思毅,和两名同学在该校学生街开了家奶茶店。他告诉记者,在开店前考虑店面的事情,租到店面之后,又开始考虑装修和原料问题。“开店使我变得很忙碌,甚至有点累。”曾思毅说。

  曾思毅说,他的父母虽然希望他能在学业上更加努力,但得知他想尝试创业也很支持。他的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坏并非判定人才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在创业的过程中,他锻炼了自己跟陌生人的交流能力,积累了不少社会经验。

   创业不能只为“钱途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抽样调查显示,有32%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与学业没有太大的关系;有37%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应该先完成自己的学业然后再尝试创业;但是也有33%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创业展现出了发展的势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业。

  “忽视学业的创业,不值得提倡。”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聃认为,作为大学生,不管将来是选择创业还是工作,都要不断学习。 “创业中需要考虑的很多东西,都在考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积累。”刘聃说,最理想的创业方式应该是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构建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再结合专业角度去了解社会,发现新的机会。

  福建农林大学2015届毕业生肖春龙也认为,为创业牺牲学业是一件愚蠢的事。

  “创业不能只为‘钱途’考虑。”肖春龙告诉记者,他本科学习的是动物科学,并且在学校的一家创业团队进行涉农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他的很多业务问题都需要依靠专业知识,有时甚至超出了课堂的界限,需要自己找老师、查资料。但这些功夫最后都没有白费,由于本科在学校创业的积累,使他毕业离开孵化基地之后的涉农创业更加顺畅。

  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王利平认为,不能将大学生存在的学业和创业之间的矛盾简单地对立起来,事实上学业是创业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创好业。此外,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创业中可能出现的失败。虽然大学生的突出特征是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潜力,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意味着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去创业,都适合创业,更不是提倡大学生把学业放在一边,提前开始挣钱。

  “大学里需要有人脚踏实地,也需要有人仰望星空。”王利平说,经历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能够让人具有更加完善的价值观,视野也会更加开阔,这些人文积累和科学沉淀,是很难在离开校园之后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