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创新要素“滚雪球”区域发展“加速度”
03.08.2016 18:36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焊接技术第一的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占世界蓝宝石40%份额的奥瑞德公司、中国最大的传感材料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9研究所、国际水准的石墨烯生产企业万鑫石墨谷公司等160家单位235个项目签约入驻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这些国家级大所、科研基地和新材料项目纷纷集聚于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使这里逐渐成为我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新磁场”。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磁吸力”大增的背后,是一个大写的产学研集聚战略。
纵观我国经济“势力”分布,我们会发现,创新要素越集聚的地方,经济水平越发达。有经济学家认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或者说,成簇地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要素向北上广等地区集聚,这些地区已成为主要的创新要素集聚地。如今,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内,诸多在建或即将建设投用的创新创业项目,正在各自链条上为这座科技创新城产业构筑着集聚发展力量。不可否认,这个“城”还是后起之秀,与北上广的一些“资深”“科技城”、“创新城”相比还很“年轻”,但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整合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会让这座科技创新城日益壮大。
创新要素集聚要抓住关键“钥匙”。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快速发展的经验在于,它找到了“关键量”——成果转化。科研与产业之间是互动的,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必然推动科研成果及相关产业落地,可以说,一个科研与产业的主要要素在哪里,其配套也会向哪里靠拢,从而让当地呈现出产业循环集聚趋势。同时,成果转化加速也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率,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在放大产业集聚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业大环境。主干成果项目吸引配套产业陆续进驻,产业氛围和城市功能相互促进,为创新城后续繁荣发展吸引来关键要素人才……这样的良性循环是科技创新城日渐呈现的趋势。这个经验不仅限于“一城”,推广开来,更是做好龙江“新字号”大文章的关键一招。
“城”之构建必有“人”之所为,产业积聚与繁荣,人才是一个绕不开的核心要素。抓好人才创新、加强科技人才供给,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哈尔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优势人才榜前十名,但人才大量流失,间接加重了龙江科技成果“墙内种树墙外开花”的现实尴尬。科技创新城,正在改变这种趋势。前不久,哈尔滨高新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通过打造创业人才高地,吸引人才在高新区落地,并帮助哈工大创业人员申报各类人才计划,享受相关政策支持。比如,位于科技创新城内加速器9号楼的工研院就拥有哈工大“班底”的博士、硕士等产业人才200余人,高端人才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创新注入新鲜血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智慧的高地必然吸引高端的人才。作为人才欠发达省份,我们需要在人才集聚方面发挥“洼地效应”,进一步放开手脚,软硬件双管齐下,才能集聚天下英才、激发创新活力。
短短几年,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已经变成一个多元要素转换平台,使产、学、研以及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资源嫁接形成良性循环的有机链条,对地方经济的牵动力愈加强劲。它的发展实践充分说明,无论是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还是成果转化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或者是人才吸引战略,加快集聚各种创新要素,充分发挥“滚雪球”威力是助力区域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03.08.2016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