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老人掉进保健品营销陷阱
近日,一辆载有46人的大客车在陕西咸阳市淳化县境内坠崖,造成35人死亡、11人受伤。初步调查分析发现,雇车者是西安一家商贸公司,涉嫌非法搭载中老年人旅游。据车上幸存的老人反映,名为旅游,实际上是推销保健品。35条生命逝去,受害者大多是需要关爱的老年人,着实让人痛心。如果当地保健品市场受到严格监管,可能这些老人就不会掉进营销陷阱。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营销乱象层出不穷,受害者中多是老年人,他们迷恋保健品而放弃正规医院的治疗,以致遭受钱财损失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就报道了一位老年人掉进保健品营销陷阱的案例,可悲的是,在电视台曝光之后,那位老人仍然对骗局深信不疑。由此可见,保健品营销乱象的流毒之深,已经到了何种程度。本期“读者参议”针对老年人保健品营销的乱象治理以及一些老年人迷恋保健品的现象等进行讨论,敬请关注。
——编者
老年人为何热衷买保健品
胡平
现如今,且不说狂轰滥炸的电视购物节目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小广告,即使我们随便走进一个百货商场或超市,在一些醒目的位置,“保健品”三个字总是会如鬼魅般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瓶瓶罐罐或者“特殊”器械,都被冠之以“保健品”出售,名字或者包装大多洋气,价格往往不菲,且货源充足、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保健品市场规模庞大。据统计,老年人是保健品的最大消费人群。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爷大妈对于健康和衰老等问题也日益关切。手上的闲钱和闲暇时光都越来越多,如何打发并尽可能安度晚年?他们似乎在“保健品”身上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希望和寄托。虽然在平日生活中一般精打细算乃至锱铢必较,但是他们往往愿意为了某种保健品而一掷千金。
那么问题来了:老人家为何热衷买保健品?
首先得从老人家自身说起。岁月不饶人,上了年纪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高血压、风湿病、头痛、头晕、失眠等麻烦往往自己找上门来。尽管知道生病要吃药看医生,但这些病痛多是由于年老体衰造成的,一时半会又无法治愈,更何况“生病住院不如预防保健”,因此,保健品是延缓年老体衰的最佳选择,也可缓解内心对病痛和死亡的焦虑。
必须承认,保健品并非全都浪得虚名。一些保健品在某些时候功能显著,以至于在阅历丰富的老人之间形成口碑传播。子女忙碌,即便与子女同住,老人家在家中往往也略感孤单。部分老人家明明知道子女反对,也知道保健品价格不菲,但还是舍得下“血本”。他们试图通过这种行为来获得关注,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而他们又不像年轻人那样,对新生事物有较好的辨别能力,也大多不会上网或通过各种途径去深入了解。如果广告词刚好切中老年人的需要,或者是身边的老年人都说好,他也就相信了。这也就导致老年人容易在别人的鼓动下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容易跟随别人采取同样的购买行为。
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利,不惜坑蒙拐骗、机关算尽,如以访谈、讲座、座谈会、促销活动等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中医开展养生讲座,或者请白发苍苍的托儿“现身说法”,把产品功能吹得神乎其神;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小恩小惠小伎俩,步步为营将老人家“套牢”;甚至大打亲情牌,把老人家当亲爸、亲妈来称呼和招待,让老人家倍感温暖和关爱。在江湖“神技”面前,老人家即使天天看《今日说法》,也往往容易定力不足、钻进圈套。
填补监管漏洞,根治保健品营销乱象
然玉
由保健品引发的纠纷、冲突、骗局,媒体已经一再曝光。但现实中,此类乱象却几乎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求解,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监管层面显而易见的漏洞。相当长时间以来,相关法规的严重滞后、监管机构的履职不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保健品乱局的重要源头。事实上,不但是保健品领域,整个食卫药市场,都面临着监管乏力的困境。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我国的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等等产品,都缺乏明确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这意味着,保健品的生产、包装、营销等等环节,都处于一种各行其是的失序状态。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缺乏一套具体的行事指南。于是乎,前者往往倾向于剑走偏锋、打擦边球,后者则难免中招上当、吃亏受骗。
日常环节,针对保健品的管理,一直由工商、药监和卫生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导。这种分而治之的模式,难免会造成很多监管盲区。目前保健品市场采取的是“谁发证谁监管”原则。这意味着,冒用批准文号等问题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广告问题向工商部门投诉,质量问题向卫生部门投诉……
如此这般,“马路警察各管一段”、九龙治水的执法模式,很容易引发各个部门扯皮推诿的情况。于此,消费者想必深有体会,日常的投诉,很多时候或石沉大海,或者被“踢皮球”,就是由于对保健品领域的管理“政出多门”。这种看似精细分工,实则彼此掣肘的监管链条,给不法商家留下了太多肆意妄为的空间。
强化对于保健品的日常监管,当务之急就在于,尽快明确保健品产业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时,现有的、不同职能版块的行政部门,也应该加强职能衔接,尝试在一个联动平台内,更多采取联合执法、“一站式处理”等方式,提高执法效率。一方面要对监管机制进行前端改造,另一方面则是强化对于“监管不当”的事后追责。只有明确一一对应的责任主体,建立惩戒有力的问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倒逼监管者尽心履职。
而毋庸讳言,堵上监管漏洞,最终还是回溯到立法层面的健全。关于保健品的监管,我们期待着能够尽快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只有如此,才可彻底根治乱象。
“保健品骗局”背后的多重社会心理
杨朝清
伴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子女处于分居状态;子女忙于生计、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打拼,却忽视了对父母最基本的爱与关心。子女之爱的缺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不论是忽悠老人投资赚钱,还是假借子女之名行诈骗之实,抑或欺骗老人购买保健养生商品,老人手中的“钱袋子”,成为别有用心者眼中的“香饽饽”。
老年人成为弱势群体,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得不到子女及时、有效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处于一个孤立的节点,社会支持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风险社会中,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的老年人,很容易遭遇不法侵害,承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苦果”。身陷保健品营销陷阱难以自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老年人生存生态的一扇窗户。
保健品营销骗局之所以屡屡得手,不仅是因为作伪的手段高明,而是因为他们击中了老年人的“软肋”。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之后,老百姓对身体健康有了更直接也更强烈的利益诉求;然而,不断出现的医疗事故、医患冲突,进一步切割了社会信任,加剧了公众的健康焦虑。
保健品营销之所以能生根发芽,在于它击中了民生痛感——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格局下,老百姓试图通过保健品来进行“自我救赎”。作伪者通过虚构的角色扮演,以拟亲化称呼缩减和老年人的距离感和隔阂感,先骗取老人们的信任,然后再骗钱。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中指出,个体容易受到群体情绪和结构性心理压力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行为趋同性,成为“身不由己”的从众者。在“囚徒困境”的裹挟下,集体盲从成为一种主流的行为选择,导致“保健品骗局”的虚火越烧越旺。
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和信息的不对称,人们容易被打着“保健品”幌子的骗局蒙蔽住双眼。而社会定力的集体缺失,让人们丧失了冷静、理性、谨慎的思维,处于一种浮躁、焦虑的状态,让“保健品骗局”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只有修复不良社会心态,充实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爱与关心,保健品骗局的生存空间才会逐渐被压缩。
打击不法行为是一个社会工程
作之
说到当前保健品市场管理混乱,估计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异议。近年来,通过“免费赠品”、“免费旅游”加上“感情牌”的“组合拳”来忽悠老年人过度购买保健品牟取暴利,更是成了一些无良保健品公司的惯用伎俩,但是,鲜有监管部门发声,即使帮助老年人维权也就是一退了之。
其实,一款保健品从生产走向市场,需要多个部门的审核、监管;产品的宣传是否虚假甚至误导、欺诈有工商部门来把关,每个环节都有其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先前正是由于相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保健品市场的乱象才会愈演愈烈。
一些不法厂商、营销组织利用部分老年人贪图小利、无法抵制诱惑、心肠软、防范意识较差、空巢老人比例增加、缺少子女的关爱等的特点,加以行骗。
打击以免费虚假保健健康讲座等方式哄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不法行为,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老人、家庭和监管部门三方力量共同参与。
老年人应时刻记住,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承诺,不要透露家庭经济状况。自身修养方面可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参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社会公益性活动。
子女亦应做好家中老人的防骗教育,常回家看看,多注意在茶余饭后引用事例,增强其防范意识,避免老人掉入不法分子的圈套之中。
医疗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使老年人认识到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要轻信虚假夸大宣传。其次,引导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贪图便宜,被商家促销手段所忽悠。
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严格监管保健品、药品的市场流入,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食药品坚决予以取缔。只有让保健品市场走上规范轨道,加之对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老年人才不会倾尽所有购买保健品,那些无良保健品“灭亡”的日子也不会远。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