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业素养 提升科研能力
加强专业素养 提升科研能力
——我院举办第二场“俄国史系列学术讲座”
为进一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持续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按照院党组的部署要求,俄罗斯研究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举办“俄国史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国内俄国史专家学者为我院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传授治学经验,介绍前沿性学术成果。10月25日下午,系列讲座的第二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院三楼多功能厅举行,由国内苏联史学界知名专家张盛发研究员主讲,讲座题目为《从慕尼黑到莫斯科——1939年苏联同德国谈判和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历史考察》。讲座由副院长闫修成主持。副院长陈静,俄罗斯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东北亚研究所和犹太研究所科研人员以及世界史和中国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线下收看讲座,部分院内学者、其他专业研究生线上参加学习。
张盛发研究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学者”,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会长。曾受邀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研究中心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历史系做访问学者,他的《斯大林与冷战》、《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20世纪上半叶世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长铁路归还中国的历史考察》、《苏联解体原因再探》等论著在学界享有很高声誉。
张盛发研究员以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逻辑,生动地讲解了1939年慕尼黑会议前后苏英法德意等国之间的博弈。他认为,1939年8月,苏联从集体安全转向一国自保,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附加议定书。该苏德条约的签订摧毁了英法主导的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使苏联暂时躲避了战火的侵袭,建立了苏联利益范围,扩大了苏联安全空间。
本次讲座是张盛发研究员苏联史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体现了他潜心钻研、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精彩的讲座让我院学者和青年学生再次重温那段历史,也使大家认识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既要有仰望星空、紧跟时代的格局与胸襟,也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力与韧性。
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张老师一一作了解答,精彩的回答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闫修成副院长在总结指出,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树立大历史观、坚守唯物史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要锤炼历史眼光,把历史事件放在历史长河中审视、放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放在全球风云中对比,把握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运用大历史观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解读历史。如能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锐意进取、沉潜蓄势,把个人理想融入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不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必将有所收获。
“俄国史系列学术讲座”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对提高我院学者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俄罗斯研究所将继续举办相关讲座,使能力作风建设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助力我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