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

13.06.2015  10:49
123 - 黑龙江信息港新闻频道
来源: upload.71.cn

  编者按:宣讲家网策划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评论”,已连续推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坚守“三个一分钱”准则、坚持“三勤”目标、勇闯“三关”和贯通“三大作风”十二篇评论,获得全国广大网友的高度认可和积极评价。本周继续推出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领导干部要具备“五项工作能力”的五篇评论,本文是第五篇 ,敬请关注。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就是为了认真建制度、立规矩,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思维,立足发展以后的中国实际,坚定中国自信,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这就是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是发展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当前,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领导干部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2015年5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调研。这是5月25日下午,习近平在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同工人们亲切交谈。

  创新是推动人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管理的主旋律,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和关键举措。在竞争白热化的21世纪里,科技创新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已成为一切组织致胜的两大关键要素。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先生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驱动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当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的时候,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驱动;1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时候,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本驱动;10000美元以上的时候,经济发展主要靠创新驱动。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资本,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创新对于推动人类发展的极端重要性。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要实现三个显著增强的总体目标,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二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同时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由当时的1.35%提高到届时的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由当时的39%提高到届时的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由当时的50%以上降低到届时的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上述目标的实现,将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整体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能不能如期实现上述目标,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这里讲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既包括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也包括高层次创新型领导人才。就中国新阶段的发展状况看,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领导人才,显得更为重要和尤为紧迫。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就曾经明确提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三项核心能力,即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第一次把创新能力确定为人才素质的本质要求,作为区别人才与非人才的根本标志。人才通常从事着叠加劳动,而一般人力资源则主要从事着重复劳动。创新思维的基本内涵是:能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讲前人没讲过的话,敢于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能够用战略眼光和全新思维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敢为天下先。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因时制宜,知难而进,不断地开拓创新。世界上万物皆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摘自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意思是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当年,西南联大最著名的教授陈寅恪,能背诵十三经,精通十四种语言,最擅长解答人所不能的疑难,被尊为“旷世奇才”!最能体现他学问高深、知识渊博的是他讲课时宣告四个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这铿锵有力的告白,表露的岂止是治学的超凡脱俗,更应是做人的高贵圣洁!由于讲课新颖独到,且充满浩然正气,所以课堂总是座无虚席,连不少著名的教授也都堂堂不漏地赶来听他的课。由于他把教学水平与人格魅力都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被誉为“教授的教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从三个方面对决定的起草过程、主要内容、讨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说明,其中使人备受震撼的是“三个不写”,一般性措施不写,重复性措施不写,纯属发展性的措施也不写。意思是,不写空话套话废话,要讲实话真话新话。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胸襟、气魄和睿智。“四个不讲”、“三个不写”,都是实力和魅力的象征,都是能力和艺术的体现,都是智慧和谋略的展示。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创新思维的结晶。

  培养选拔创新型人才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使命。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是人才大国,总体规模超过了一个亿,但还远不是人才强国。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不足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总量匮乏并存状况,依然很普遍很突出很严重。大力培养、全力打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万火急、迫在眉梢。在培养选拔创新型人才方面,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人格特征归纳为8个方面: 一是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二是有旺盛的求知欲; 三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四是知识面广,善于观察;五是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六是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七是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八是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石油大学郑其绪教授,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六个特征,即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实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应该包括四个: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的品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创新品质。具备了这样一种品质,才能够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才能构成创新型人才的强大精神动力;其次,必须具有创新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开拓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第三,必须具有创新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鉴别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尺度。任何创新活动都不能停留在理念上,必须付诸实践、见之行动,要在前人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的知识、技术和产品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被实践反复证明了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第四,必须具有创新的成果。创新成果是检验创新型人才的唯一标准,创新型人才需要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需要通过创新成果来检验。以上四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完整的创新型人才。

  领导干部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反复倡导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他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思维的讲话精神,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一定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了创新创造百折不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领导干部不仅要勇于创新,还要善于创新。在创新问题上,领导干部必须科学把握创新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创新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原始创新薄弱仍然是当下中国的软肋,亟待加强。创新的途径有哪些呢?管理学鼻祖彼得·德鲁克先生曾经精辟阐明创新的七大源泉:一是意外之事发生。比如非典带来了危机应急系统。二是不协调。比如争执带来的思想碰撞。三是程序需要。四是产业变化。五是人口变化。比如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多,促进保健业兴起。六是认识变化。七是新知识。比如纳米、计算机、网络等。大师的观点为我们思考创新型人才培养开阔了思路。要全面把握现代创新的完整内涵。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与七省市党委负责同志座谈时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全面阐释了现代创新的科学内涵,为整体提升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全面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又提出了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努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中,真抓实干取得真成效,不仅要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要真正学懂弄通,在理论联系实际中用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始终做到言行一致,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