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全球城市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城市区域,一个缺乏强大腹地支撑的城市,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不可能形成长久的全球竞争力
“全球城市”最早来源于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列斐伏尔,他所说的全球城市是一个权力和决策中心,但它并不一定是首都。
在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西方主流的经济指导思想后,全球化成为其中重要的趋势之一。这一进程在空间上需要一些门户城市和中介,“全球城市”概念的提出者萨斯基娅·萨森指出它们就是全球城市,例如伦敦、纽约和东京。
传统的全球城市研究过分强调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将现实中存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互动与联系轻描淡写,甚至根本忽略。
只有将两者之间存在的组织空隙中所隐含的联接同时考虑,才能获得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斯科特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全球城市区域理论。比如,上海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长三角地区的繁荣和区域整合为上海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提升上海在全球经济中的枢纽地位;而上海作为大陆的门户城市又巩固了其作为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地位。
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提升了北京作为全球资本枢纽和控制中心的地位,并进一步促进了北京产业升级,使北京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在此背景下,北京建设全球城市或者世界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4年财富全球500强中,总部位于北京的达到52家,超过东京、巴黎、纽约和伦敦等公认的全球城市。但北京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城市区域,一个缺乏强大腹地支撑的城市,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不可能形成长久的全球竞争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的网络与流动空间,必须与地方空间接轨。因此,以北京为核心建设全球城市区域需要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才能为北京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提供保障。
发挥市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
京津冀地区内部发展差距较大。
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顾名思义,一是协调发展和区域整合,二是发展速度上不能差异太大。所以,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区域一体化和高度城市化的全球城市区域。
从经济地理角度讲,京津冀协同发展实际是河北省内经济主体与京津内的经济主体建立经济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京津冀区域世界形成的过程。这里的经济主体不是空间主体而是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机构等市场经济主体。也就是说,区域战略的指导作用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发挥市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总之,任何城市或者区域都是一个全球流动与地方特定的历史交接、重叠与共存的过程。
对于京津冀而言,这一形成瞬间就是全球化与区域化发生碰撞和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北京专注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参与全球竞争,为产业转移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京津冀区域整合,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增强,这不仅会缓解北京的城市压力,而且会最终促进以北京为核心的全球城市区域的形成,提升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
本文来自“中国服务外包网”: 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 原文地址: 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2014-08-04/1738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