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进养老院是养老需求多元的实例

23.10.2015  16:28

  今年7月,一则“北大著名教授住养老院”的消息曾引发舆论热议,不少人为这位教授的老年生活将在养老院度过而感叹,同为北大教授的另一位著名学者也在微博中表示“未免有些失落和感慨”。三个月过去了,媒体对教授进行了采访,原来教授卖掉北京住宅搬进养老社区,是为了摆脱琐事困扰进而专心写作。

  “这里都是生活管家,很方便,生活上有什么事情,他们随叫随到,比如要换个电灯泡打个电话就解决了,在这里,不用再为生活琐事操心了。”“走廊之间很宽敞,我经常坐在那里,喝着茶、看着报纸,很怡然。”“一般每天会写3000字,有时因为有访客,会延误计划,但就算这样,平均每天也能写2000字”,“养老社区能够让我安静地来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最愉快的事情,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安度晚年”……读过类似的自述,谁会不承认其中反映的正是一个文化老人的幸福晚年?

  然而在不少人的意识深处,似乎还很难把“幸福晚年”与“养老院”联结起来,否则也就不会有三个月前的舆论哗然了。

  这在中国这样一个儒家伦理深厚的国度,自然也不奇怪。即便是在本次披露教授晚年生活的报道里,记者也要特别强调教授夫妇“没有子女”,好像教授夫妇若有子女,他们的选择就多少有点不正常似的。其实有无子女和是否要进养老院分属不同的问题,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关系。在老龄化社会已然来临的现实下,社会化养老将成为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补充,这一点显然已是大势所趋。

  “只为专心写作,并非晚景凄凉”,而且养老院里的生活怡然自得,相信这样一个消息会让所有关心教授的人们为之快慰。但是正如教授自己所说,进养老院“只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老两口的决定,不能代表其他人”,实际上教授的决定的确很难成为中国大多数老人的选择,对中国的大多数老人来说,即使具备与教授一样的意愿,也恐怕很难获得相同的晚景。

  从报道中可知,教授入住的是一个高品质养老社区,“从房间的门把手、走廊的宽度,大花园里座椅的设置都有讲究”。而教授为这种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支付的成本是每月两万多元。成本如此之高,多少老人多少家庭能负担得起?

  人人皆称养老是朝阳产业,对中国来说这当然更是不言而喻。但在中国养老市场庞大这一判断之外,还需要确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养老市场的需求十分多元。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群体中,不乏北大教授,也可能会有低收入人群。

  在保障底线的基础上,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一方面需要政府投资建立部分公益性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则只有寄望于社会资本的投入。只有供给的多元化才能满足需求的多元化,养老市场概莫能外。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