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区探索建立全产业链上的党组织 为农业大发展助力

02.07.2015  12:03

   导读 :“金果蔬菜园区”离哈尔滨40里多一点,是市里重要的‘菜篮子’,大棚总面积近600亩,种植户数100余户”。“但是菜农们也有不少实际困难,有的没有车,卖菜不方便;有的只有一个大棚,出菜少,卖不上好价钱;还有的货到地头死,卖不上高价。”这是阿什河街东环村党总支书记张义国引以为自豪,却也是最令他烦心的一件事儿。2013年5月后,令张书记烦心的事情出现了转机。

  阿城区距离哈尔滨市中心23公里,交通便利,地域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全省“五大规划”和全市新战略的深入实施,阿城区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区农村依托地域优势陆续建立起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各类农村产业组织307个。为切实解决农村产业链凝聚力不强问题,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引领发展、促进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阿城区在全区开展了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创新实践。

   五个依托,实现产业链党的工作全覆盖

  2010年,阿城区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在农村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依托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模式。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类产业党支部23个,产业党小组80多个,涉及工贸、种植、养殖、运输、加工等10多个门类,在产业链上从事生产经营的党员700多名。

   三个规范,切实建强农村产业链党组织

  一是规范产业链党支部运行方式。根据各类别产业党组织实际,制定完善产业链党支部工作职责、议事制度及“三会一课”等系列规章制度,使产业党支部的建设及运行有章可循。

  二是规范产业链党员管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产业党组织,对党员组织关系实行“柔性管理”,保证每名党员能及时参加组织活动,做到不脱管、不漏管,接受产业党组织和原单位党组织的双重管理。

  三是规范技术培训指导。采取“党员夜校”、“党员论坛”、“流动党校”等形式,为党员培训搭建“学习课堂”,不断提高党员闯市场、搞经营、促发展的能力。近三年来,全区共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57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4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