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闯南极,“极地号”撞出1米高窟窿

16.09.2015  11:12

  “我对哈尔滨并不陌生,我们在亚布力有训练基地,哈尔滨的气候环境与南极中山站有相似之处。”昨天,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党委书记、我国极地和航海事业的领军人物,被授予中国航海终身贡献奖的极地科考专家魏文良来哈进行“极地科考、安利相随”2015“雪龙号”极地科考专家巡讲。

  建成中国在南极首个科考站

  魏文良说:“从1988年11月20日我第一次驾驶着‘极地号’到南极,我的人生就与极地科考分不开了,那年我38岁。”魏文良的第一次,也是我国首次登陆南极。魏文良25年12次驾船远赴南北极从事科学考察,其中5次担任船长,7次作为总领队,亲手将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大陆。

  让魏文良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去南极,由于与海冰持续相撞,在距离南极大陆还有200海里的地方,“极地号”被撞出了一个60厘米宽、1米高的大洞,海水灌进浮力舱,魏文良在指挥室一站就是68小时。由于船体下沉,再加上海冰围困,原本一天就能到的距离,他们航行了26天,终于将国旗插在南极大陆上,建成中国在南极第一个科考站——中山站。

  不变的“南极精神

  南极常年温度在-50℃,海拔2350米,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就有300天。在那种特殊环境下,考察队员有时要留守500天,靠的是坚韧不拔、拼搏奋斗的“南极精神”。魏文良把“南极精神”概括为爱国、求实、创新、拼搏。

  “队员时刻都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可队员们没有一个退缩。”建中山站的位置大船到不了,队员们只能将货物运到小艇上,再由小艇将货物运到岸边。魏文良说,载满货物的小艇往返一趟就需要36个小时,建站的3000吨物资就是这样一趟趟被运到岸边。科学家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手、脸、耳朵被冻伤,却没有一个人叫苦。

  所有垃圾带出南极圈处理

  魏文良说,南极作为未被破坏的大陆,在生物资源调查、海洋调查和高空物理研究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每一次科考都是一次环保行程。魏文良说,“其实从我们每一次的极地科考活动就可以看出,环保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定是从小事落实的。在南极,我们不允许将任何的植物和土壤带上去,产生的废弃物也会带回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