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制度改革试验纪实

28.06.2014  19:44

   □记者 张桂英

  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克山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份,有15个乡镇,122个行政村,耕地302万亩,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万人,农村劳动力21万人。就是这样一个在黑龙江很普通也很有代表性的县份,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制度改革试验,两年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县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减少2.2万人,劳均经营土地面积由37.75亩增加到52.1亩,劳均生产粮食2.8万斤,比全省农村平均高110.5%;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07元,比2011年增长27.2%。克山县改革试验的做法,两次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克山县农村改革试验区是由农业部等20个国家部委组成的联席会议审议并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其改革试验内容主要是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制度改革试验,探索在坚持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2012年以来,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的精心指导下,克山县改革试验区按照试验方案设计要求,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2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3.5个百分点,带动劳动力转移15.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6%,比全省平均高出21.3个百分点。2013年,全县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25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85%,比试验前提高2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8.6%。规模经营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取得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克山“土改”试验三探索——

   探索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

  主要抓了两件事: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按照试验方案要求,目前已完成北联等5个试点乡镇土地普查和建档工作,共普查土地106万亩,确权3.8万户,为土地进入市场实现有序流转创造了条件。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登记业务,为广大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截至目前,农村信用社、润生村镇银行2家金融机构共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1亿元,涉及农户1.2万户,抵押土地24.4万亩。

   探索二探索培育土地规模经营主体

  主要是抓了三种规模经营形式:合作社经营、大户经营和企业经营。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采取以地折资入社、租赁承包、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开展规模经营。全县已建36个现代农机合作社,社均经营土地2.51万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其中经营土地超过3万亩的有15个,经营最多的仁发合作社入社土地达到5万亩。以熟悉种植技术并具备一定实力的农民为主,引导支持普通农户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以转让、转包等方式开展规模经营。全县共培育500亩以上种植大户822户,经营土地105万亩,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40.8%,比2011年提高18.9个百分点。大户经营土地最多的达到1万亩。登记了10个家庭农场,经营土地2.5万亩。鼓励扶持县域内的昆丰公司、洪武薯业等12家农业企业,租赁经营土地10万亩,实行大机械全程标准化作业和专品种种植,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典范。

   探索三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

  针对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促进关系,克山县在改革试验中首先建设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双转”服务平台——县有服务大厅,乡有服务中心,村有服务室,开展土地流转和劳务信息搜集与发布、合同签订与鉴证、纠纷调解与仲裁等管理和服务。同时,配套建立了地块调串、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土地流转合同鉴证和管理、土地流转登记和信息发布、林网调整、科技包保、三区轮作等16项制度。如地块调串制度,采取入户动员、地价补差、乡规民约等程序,全县共为合作社和大户调串土地10万余亩,使1000多个地块实现连片规模经营。为了保护农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便于大机械作业,按照依法采伐和异地补植的原则,将原来300亩的农田防护林网格调整为500亩以上,共建立标准化网格3210个。创新实施科技包保工程,共落实科技包保地块20块,面积18.4万亩,包保地块亩均增产20%。

编辑:孙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