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加工流通农民合作社机会来了
编者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给新形势下的农民合作社描绘了指向明确、轮廓清晰的路线图。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有关同志前往基层联系点——江苏省溧阳市海斌合作社考察,同时还考察了其他相关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情况开展调研。现将调研结果刊出,以资从业者借鉴。
核心提示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面临政策、科技、投入三重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必须摒弃就种养抓种养、就生产抓生产的思维定势,在继续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产后加工、流通,发掘农业的多业态、多功能利润,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寻找新出路,打造新引擎。
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从耕种收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转变,是大方向、大趋势,是应对农业边际效应递减、寻求发展出路的积极举措,更是必然选择。随着农民合作社的裂变式发展,耕种收等产前、产中利润开发逐步趋于饱和,发展加工、流通等产后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利润空间,成为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途径。
年加工大米一万吨,利润一百四十万元——
海斌合作社抱上“金娃娃”
2006年,江苏省溧阳市别桥镇的退役军人王海斌联合27个农机手,以农机入社的方式,注册成立海斌农机合作社;2009年,又在该合作社基础上成立海斌粮食作物合作社,经营范围从最初的土地耕翻、农机整地作业服务,逐步扩大到育秧、插秧、植保、机收、烘干、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并流转土地,推出自有品牌的大米,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农机合作社入社成员114人,拥有各种农机269台套,其中大中拖拉机17台、插秧机54台(乘坐式32台)、高性能喷雾机18台、半喂式联合收割机11台、烘干设备4套、精米加工流水线设备1套。据王海斌社长介绍,发展加工流通,是原合作社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萎缩倒逼所致,但却“钱”景向好,意外抱上一个“金娃娃”。
利润空间缩小“倒逼”合作社寻求新空间
海斌农机合作社通过几年发展,土地流转、订单式作业服务面积1万余亩,社会化服务面积6万多亩。最初几年,合作社代耕代种代收效益良好;但近几年,随着生产服务型农机保有量逐年增加、作业服务费逐步下降,用工和燃料成本却不断上涨,导致合作社耕种收服务利润空间迅速萎缩,直逼合作社寻求新的生存空间。用王海斌社长的话说:“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到今天,单靠耕种收社会化服务这一项,像东北、山东、河南等这样的大平原、大地块、大农机地区或许还行,但在沿海小地块地区很难长久支撑下去,必须向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前伸和后延。也就是说不能光啃鱼头,还得吃鱼身和鱼尾,而以往粮食生产的加工流通利润往往都被工商企业拿走了。”
仓储烘干加工上线成就利润“半壁江山”
2009年,合作社上了稻米加工生产线,建起了粮食贮备库,上马了烘干设备。同年,海斌农机合作社组建“海斌粮食作物专业合作社”,除流转土地自己生产外,还吸引种粮大户加入合作社进行订单生产,为加工厂提供原粮。王海斌社长介绍,2013年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入428万,利润128万元;利用库房闲置时间烘干和代贮存粮食,利润30万元;加工销售大米近1万吨,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利润140万元以上。用王海斌的话说:“合作社去年总共298万元的利润,加工流通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品质决定市场打造合作社自主品牌
王海斌社长感言:“品牌要让市场认可,还是要靠品质。牌子叫得再响,你品质不行,还是没有生命力。”海斌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多亩,以生产优质有机大米为主;签订订单3000多亩,以生产优质大米为主;同时收购散户稻谷,以生产普通米为主;注册“溧湖”和“满喔香”两个品牌,其中“溧湖”牌软米属中高档大米,售价达15元/斤。几年来,合作社的无公害大米在苏州、无锡和浙江宁波建立起良好口碑。要买米到“别桥”(合作社所在的别桥镇),如今合作社的大米成为当地不少机关、学校的首选。
利益联结紧密合作社与社员成命运共同体
海斌合作社在农机以及加工销售这块按照出资比例(入社时农机、加工设备投资比例)分别对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入和加工收入进行分红;对入社的种植大户采取保底价收购政策,即在国家指导收购价基础上每斤加1毛进行收购。社员所用农资、服务统一由合作社提供,收获后按当时市场价优惠10%结算。对于亩产较高的种植大户进行二次利润分配,按照交粮的数量和质量对合作社298万元利润的2/3即200万元进行了分配。王海斌说:“按目前的运作模式,合作社通过统一良种、机械化种植、农资优惠、加工销售利润返还,社员每亩可增收200多元,社员完全可以通过种粮致富。”现在,海斌粮食作物合作社由最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584户,而稳定的粮源,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加工周期和稳固的利润,合作社与社员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
“蛋糕”要做大利益要分配好
对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要充分认识到位:对合作社要发展加工流通这个方向要认识到位,这是做大蛋糕的问题;对合作社以什么形式发展加工流通要认识到位,这是怎么做蛋糕的问题;对合作社怎么做强加工流通要认识到位,这是做好蛋糕的问题;对合作社怎么分配加工流通利润要认识到位,这是分蛋糕的问题。
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是大方向大趋势
农民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就在于,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在农业重投入人力、畜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一种封闭式小生产;而在现代农业中,投入资金、管理、人才、科技、装备、设施等现代生产要素,农户广泛参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加入各种合作组织,活动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信贷等各个领域、各个业态。江苏省常州市的同志形象地把现代农业形容为“脱胎换骨,接二连三,顶天立地,三生有幸”,寓意脱掉传统农业的胎,换上现代农业的骨;一边接二产,一边连三产;头顶市场,脚立“三农”;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打造幸福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农民合作社必须因地制宜地加入其中,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从耕种收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这是一个方向性必然选择,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在要求。尤其是随着农民合作社的裂变式发展,耕种收等产前、产中利润开发逐步趋于饱和,发展加工、流通等产后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利润空间,成为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途径。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台湾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往往是先有合作社,后有加工流通企业;合作社通过自办加工流通,颠覆了原先与企业间的“雇员-老板”关系,掌握了生产链条上的利润分配主动权,从而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相反,无论是东亚国家的小农合作社,还是欧盟的合作社,以农业生产为主往往越做越小。调研中,我们看到,距离海斌合作社不远的溧阳市海清农机合作社也开始发展大米加工,并已初见成效;溧阳市果品之王专业合作社改变传统自主采收和推销模式,发展休闲采摘模式,每亩收益提高了3倍,下一步还要发展加工业。目前,江苏省产加销一体化合作社共有8418个,占全省合作社总数的12.2%,普遍规模较大、收益较好,发展趋势十分看好。
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要探索多种合作形式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形式多样。一是产加销一体型。农民合作社经过积累,具备自主或联合发展加工流通、休闲农业的实力,兴办加工、流通、休闲合作社或企业。如上述的溧阳市海斌合作社、海清合作社、果品之王专业合作社等。二是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型。农民合作社为分享产业化经营利润,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合作社为单位与企业对接,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如江苏全福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建立标准养鸡场,统一发放鸡苗、饲料,统一防疫等,与合作社对接,由合作社组织社员饲养并统一售给公司,社员合理获取公司加工收益。南京桂花鸭(集团)有限公司将鸭子的屠宰等初加工交给苏北宿迁、徐州的农民合作社进行。三是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获取稳定、专用的原料,领办农民合作社,组织农民生产专用、标准原料,再由企业统一回购。如溧阳市白露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除流转土地外,领办合作社种植1000多亩浆果,专供该公司名下的加工厂,生产高附加值果汁产品。我们认为,随着深入发展,农民合作社办加工流通的形式还将更加多样、灵活。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更大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本质目的是让农民合理分享加工、流通等产后环节利润。因此,只要能够形成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利于发挥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形式,都应该是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的有效形式。
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要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是消费者脑子里的记忆点。国际产业发展表明,资源经济向产业经济再向品牌经济发展,是普遍规律。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等产后环节,实现了资源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但后续发展,关键要靠品牌建设,不仅要建设产品品牌,还要建设合作社自身品牌。如南京桂花鸭(集团)有限公司,自建标准基地,统一品种、饲料、防疫,交由合作社农民统一养殖,再统一回购、加工,通过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信息化质量管理,建立了桂花、金陵、紫荆山等系列优秀品牌,为企业创造了良好收益,并惠及合作社农民,每家(2人)每年收入不低于六万元,显著高于当地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著名的宋氏两姐妹80年前兴办卫岗乳业,卫岗品牌经久不衰;海斌合作社建立的大米品牌也为社员带来丰厚的收益。因此,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采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发展品牌经济,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才能有更好的“钱”途。
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要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农”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收。农民合作社,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手段,更是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载体。上述合作社和加工企业,都是与农民建立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充分享受到产后环节的增值效益,才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因此,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必须充分考虑与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尊重社员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合作社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也不会长久。一个成功的合作社就像一棵大树,“下联农户扎深根,中搞加工强树干,上联市场茂枝叶,开花结果共分享”。
如何为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护航?
发展加工流通,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农民合作社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前景广阔。但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政策、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不足制约,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引导。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自主办加工流通,加强整合、联合,减少同质化、无序化竞争;探索农民合作社与加工流通企业合作以及企业领办合作社等有益模式,争取将初加工、流通等产后环节利润更加合理地留给农民。鼓励农民合作社开展品牌建设,探索抱团闯市场、打品牌的方法途径。完善农民合作社与社员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农民大户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和农机具入股等合理收益分配模式。要对所有加工合作社建立信息档案,分级管理,抓好服务指导,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加工合作社制度,通过结对帮扶、包社服务等方式,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及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加强扶持。积极整合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社等涉农项目资金,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推动农机购置补贴向初加工领域倾斜,丰富初加工设施目录。积极协调各级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农产品初加工税收优惠、用水用地优惠等政策。完善有关扶持政策,争取在财政、税务、金融、信贷、人才、土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加强服务。要用现代产业体系理念引领加工合作社,用现代管理方式完善加工合作社,用新型职业技能人员充实加工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提高服务质量。各地要及时向合作社提供信息、技术、展销、政策等各种服务,积极推进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与农民合作社开展“企社共建”、“院社共建”,实现合作共赢。
加强示范。积极开展全国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培育一批科学管理水平高、生产加工规模大、产品市场销售好、社会服务功能全、致富带头作用强的加工合作示范社。加强示范社交流培训、典型总结、宣传推介,引导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营造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