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退”发展战略推进林甸畜牧业转型升级

07.01.2015  10:48

  近年来,林甸县以破解畜牧业“三进三退”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即进入大户退出散养,进入牧场退出庭院,进入小区退出村屯,积极探索规模牧场自主养殖、散户托牛入场、以牛入股合作的养殖模式,目前初具雏形。林甸县畜牧业已经踏上了规模化养殖产业转型升级这趟快车,每年畜牧业总产值都在20亿元左右,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当前,林甸县的畜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阶段的转型期,随着现代畜牧产业步伐的加快,传统养殖很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散户散养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规模牧场自主养殖模式已破开冰层,崭露头角。 

  在林甸县四合乡福发村李福军的规模化养殖场,记者看到2万平方米的规模化猪场有标准化猪舍4栋,养殖规模达到2000头。今年李福军成立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有30人入社,还准备购进450头生猪,如今猪场里有220头母猪,1600头育肥猪。 

  采访中,李福军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民有养猪的习惯,但多数是一家一户的粗放饲养,数量少、成本高、效益低、环境差。“现在大伙的猪‘捆’在一起养,都是现代化养殖,统一防疫、统一喂食,统一价格,猪睡在铺着稻壳的“软床”上,粪便从猪场设计的钢管下漏走,机械产粪机随时清理,这是散养户比不了的!”李福军得意地说。 

  在林甸县,像李福军这样的现代化养殖场还有130个。其中,有30个奶牛牧场,45个猪场,18个禽类养殖场。这些都已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屯,进入大户、牧场和小区里。 

  时下,“托牛所”这个词在林甸县正火。“一头奶牛一年纯挣1.5万,能供一个大学生。”在林甸县众晔牧场里打工的孙玉军告诉记者,他家的唯一一头奶牛就寄养在“托牛所”里。据孙玉军讲,在自家养牛,条件有限,只能拴在庭院的牛棚里,冬天冷夏天晒,吃喝拉撒在一块儿,院子成了“屎窝棚”,夏天难闻,冬天遭罪。这样的牛,一年只能产四吨奶。 

  “在‘托牛所’就不一样了,牧场出场地,都是现代化的牛舍,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奶户自己看管。草料、防疫都是统一的,要是半夜牛有个病、灾的,牧场的专业人员就管了,喂料、喂水都是有时间的,到时间统一榨奶,来到托牛所,我那头牛一年多产了2吨奶,一年也就交个草料钱。”孙玉军不住地说着“入托”的好处。 

  眼下,散户托牛入场这种模式,已在林甸县奶户中悄然兴起,许多人都把牛牵进牧场里。“畜牧业如果还走以前的老路,粗放生产、粗放经营,不重视环境,过着‘坐在粪堆上点钞票’、一家三五头牲畜的散养生活,那么必将会在新一轮赛跑中被落下。牧业发展只有由‘小生产’向大格局转化才是发展方向。”林甸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于府君告诉记者。 

  其实,“托牛所”只是让散户退出庭院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才会把奶户们的“小家”聚在一起,变成一个集体的“大家”。 

  “以牛入股合作养殖模式”,也是林甸县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化养殖的出路之一。拥有600头奶牛的建国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已有4个年头的养殖经验。在50个入社社员中,有的把60多头奶牛入股到合作社,少的也牵来五六头。 

  奶牛住进了“标间”,奶量直线上升。去年社员马荣杰家的50头奶牛,纯赚30万,一头奶牛在家散养,产奶5吨,入社后产奶7吨。 

  “入股的好处就是,社员的牛、社里的草料、榨出的鲜奶、卖出的钱,一家一半,赔了、赚了,一目了然,没有太多的麻烦和牵扯。”理事长王建国一针见血地说。 

  以牛入股,是国家大势所趋,科技发展之需,产品质量安全之要,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如果这种以牛入股的形式全面展开,那么一头奶牛一年的产值就是2.8万元,真的成了一部“提款机”。  王延春 记者 刘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