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鲸记
昨日3:30 终于到家了
记者与哈尔滨极地馆白鲸驯养师一起,历时5天4夜,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迎接三头小白鲸。捞鲸、交接、抵达,一路上,体验种种经历,白鲸来哈之旅并不平坦……
都是两三岁
身长3米多
6月7日晚,记者随极地馆3名白鲸驯养教练,踏上“取鲸”之旅,通过绥芬河进入俄罗斯,辗转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
9日一早,一行人就前往距符拉迪沃斯托克170公里外的那霍德卡市的中间港湾村,这里是日本海的出海口,海鸥在海面上飞翔,鱼不时露出头,地理及自然生态等各方面适宜的条件,让这里成为白鲸的天然寄养场。
去年11月份,极地馆在这里选中3头白鲸。时隔半年再次见到3个“小家伙”,驯养教练王炟感到亲切:“三头白鲸宝贝,灰白色皮肤,两雌一雄,都是两三岁,长大了不少,3米多了。”
在寄养场的网箱中,白鲸健康活泼,摄食欲望强。王炟说,摄食欲望强对于白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说明它们身体健康、消化系统良好。
白鲸太聪明
捞它挺费劲
将重量接近1吨的白鲸装进水箱可不简单,捞取、装箱到封闭,有俄方最专业的专家帮忙、使用最专业的设备,即便如此,捞鲸足足用了一下午的时间。
成功隔离是捞鲸挑战的第一步。14时40分,停止注水后,5名俄方工作人员穿上潜水服,跳入水中,从四周及中间对网箱开始收网。发觉到环境异常,几头白鲸开始躁动不安,向中间区域聚集,狠命摇动尾鳍,激起的浪花让周围人睁不开眼。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拉网速度,尝试将其中一头白鲸单独隔离。
僵持了20分钟,一名充当“人墙”的工作人员被幼鲸的尾鳍扫中,踉跄着倒在水中,很是狼狈。他们试图再次尝试,白鲸还是挣脱了,迅速向其他白鲸聚拢。
担心惊吓到白鲸,大家暂时放弃收网隔离。从莫斯科专程赶来的兽医基立尔摇着头上了岸,坐在岸边,喘着粗气:“它们真是太聪明了,看来我们得调整方案。”
工作终止了几十分钟,换了方法。基立尔先用一根绳子绑在白鲸尾柄上,见位置合适,岸上四人拉住网的四角,逐渐收紧,水位变浅,白鲸晃动着身体露出水面。
两名工作人员见机跳入水中,从白鲸身下包裹上特制的担架,两个胸鳍正好伸进担架的空隙,再固定住尾鳍。一切妥当,工作人员伸出大拇指,指挥岸上的起重机吊起担架。15时33分,成功将第一头白鲸缓缓吊入装满海水的水箱。
基立尔告诉记者,寄养场的工人都换了,互相操作还不是很协调,如果像往常一样默契的话,正常一个小时就能装完三头。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后,第二头和第三头白鲸的取装速度明显加快不少,16时10分,全部装进了水箱。
百瓶冷冻水
随车调水温
三头白鲸全部放入水箱后,工作人员将水箱固定在货柜车箱中,观察了20分钟,确认没有其他问题才登车,前往中俄边境。
极地馆驯养师则提前回到国内等待,三头白鲸离开俄罗斯后,将换乘中方车辆赴哈。10日5时,在交接区,极地馆驯养师备好水车、货柜车、应急医疗箱、500斤海盐等,随时等待白鲸的到来。
哪知,俄方车辆从寄养场出发不久,一头小白鲸就出现了问题,烦躁,呼吸次数明显不正常。俄方兽医观察了小白鲸的状态后,要求运输车每行驶半个小时就必须休息15分钟,到达中俄边境的路一下变得漫长。
15时30分,等待了10多个小时后,运送白鲸的车辆缓缓驶入绥芬河,来到交接区域。未等车停稳,兽医基立尔和驯养师王炟、陈岩就携带医疗箱、水温表等急忙跳上车,看到三头白鲸安然无恙,水温还在17℃以下,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16时21分,吊车将载着白鲸的水箱平稳移至已消毒的中方车辆,陈岩架起抽水泵,开始从水箱中放水。他说:“俄方运输途中,水中已有白鲸的排泄物,如不排除将会污染水质,对白鲸造成很大伤害。”记者看到,从水箱中抽出的污水犹如苔藓的汁液般,已变成翠绿色。
污水全部放掉后,极地馆工作人员接到基立尔指示:用淡水即可,不需加入海盐,水温控制在25℃以下,只要能在10小时内到达哈尔滨,白鲸的健康就不会有影响。
清凉的淡水注入水箱,为降温,144瓶提前冷冻的1.5升矿泉水搬上了车,旅途中,这些水瓶将被放入水箱来调节水温。
返哈途中,此前出现状况的那头小白鲸又开始烦躁,呼吸次数不正常,这一次俄方兽医坐不住了,及时为小白鲸打了一针镇静剂,几分钟后,它的情绪舒缓了下来。
10个多小时的车程,驯养师不时用水温表测试水温,轻拍白鲸的额隆(头部)进行安抚。两个国家,4个人,此时只有同一个目标——让白鲸平安抵达哈尔滨。
先休养仨月
再启动训练
为迎接白鲸的到来,极地馆提前一天用一吨重的海盐模拟白鲸,完成一系列升起、沿通道滑进馆内的过程。
昨天0时30分,运鲸车驶进哈尔滨极地馆。吊车伸出巨臂,抓住连在水箱四角的粗大绳索,将水箱缓缓放在地面。如何将白鲸平稳放在担架是整个搬运过程最难环节。六七名驯养师身穿潜水服迅速进入水箱,把担架放到白鲸体下,然后起吊升起,担架裹着白鲸起身,调整位置后,慢慢将白鲸放在小型水箱内,再将水箱吊升至白鲸专用通道上。
凌晨1时33分,第一头白鲸顺利进入新家。在随后的两个多小时中,其余两头白鲸也顺利跳入鲸池,开始了在哈尔滨的生活。
极地馆系统维护部经理钱均航说,一年前就为白鲸准备好了新家,将极地馆原有的主池进行分隔,从制冷、臭氧、循环等,进行一系列改造,适合白鲸的生存环境,鲸池面积达200多平方米,深度近5米。到哈后,工作人员对白鲸进行采血化验,做全身体检,经过3个月时间让它们恢复好身体机能后,再逐步启动训练。作为拥有世界唯一极地白鲸水下表演的哈尔滨极地馆,不久的将来,白鲸将和喜爱它们的市民和游客见面。
你不知道的 白鲸那些事
白鲸在运输过程中为何不喂食?
按照正常情况下,极地馆每头白鲸一天要吃掉100斤鲜鱼,本次运输,为减少白鲸在水箱中排泄量,防止粪便污染水质,因此,中途尽量不喂食。
为何在运输时可以采用淡水?
这是因为短时间内海水容易浓度不均,会对白鲸的眼睛及皮肤造成影响,而且白鲸在淡水中生活10个小时完全没有问题。
驯养教练与驯养师有何分别?
驯养师也有等级划分。一级驯养师只能指挥动物表演,不会驯。二级驯养师会驯会演,也能开发新型的表演动作,有处理动物应激行为的能力。三级驯养师则称作驯养教练,是全能型的。
白鲸水下表演为何敢称世界唯一?
保持水温在14.5℃至15.5℃之间,是白鲸生存最舒服的温度,但人类如果没有好的水性、异于常人的天赋及惊人的身体素质,在这样温度的水下是不行的。在国外,多为训练海豚。在极地馆驯养师应聘比例是1:100。
白鲸能在极地馆繁育吗?
答案是暂时不能。目前,在没有相关资金支持的前提下,驯养基地无法独立承担研究经费和科研人员的相关开支。但伴随未来哈尔滨极地馆二期的开发,有望将白鲸物种的繁育,作为课题予以研究。
9日早 白鲸寄养场
9日14:40 吊装前期准备
9日15:33 吊起
装入俄方货车水槽内
10日15:30 进入绥芬河口岸
10日16:21 换水
装入中方货车
昨日0:30 抽血检测
吊装进极地馆
昨日1:30 放入白鲸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