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何以“火速”引爆民怨?

14.09.2016  14:38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台湾当局何以“火速”引爆民怨?

  新华社记者 陈键兴 査文晔

  “要观光,不要关光;要九二(共识),不要久饿”。台湾各地观光业者12日在台北发起大游行,痛批民进党当局政策失当导致大陆游客来台锐减。近来,岛内各界针对民进党当局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观光业者的抗议活动是其中的最新一起。上台不到四个月的台湾当局,何以如此之快引燃民怨怒火?

  回想上台之际,台湾新当局领导人曾“激情许诺”,号称要“解决问题”,让大家“因为改变而骄傲”。仅仅过去百多天,积弊未除,新当局反倒成了一台“问题制造机”。现实确实改变了,但基层大众感受到的不是骄傲而是痛苦。

  民众的怨与怒,因何而来?对照新当局领导人及其执政团队的言与行,答案显而易见。其“5·20讲话”有言,要打造“没有被意识形态绑架的‘团结的民主’”、“响应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率的民主’”、“实质照料人民的‘务实的民主’”。所行则是,借年金改革打击被其视为政敌支持者的“军公教”群体,制造社会撕裂对立;保守捆绑两岸经贸往来,阻碍台商与大陆产业合作,令业界对前途忧心忡忡。看看那些上街抗议的观光业者、出租车司机、渔业养殖户喊出的口号,升斗小民的怒不可遏折射出当局是如何“照料人民”的。

  事实摆在那里,任谁也否认不了。民进党一众“文胆”文笔再好,辞藻再华丽,也难掩其权力的傲慢与执政的无能。要生计与活路的民众已对其发出呐喊,岛内舆论更将其伪装撕下,直言台湾新当局“火速”点燃民怨的本质病因源于“意识形态挂帅”。

  民进党历经八年重返执政,老毛病却丝毫未改,依然迷醉于操弄意识形态的权斗游戏,念兹在兹的只有政治私利。其对经济民生既无心,也无能,上台后忙于以所谓“转型正义”为掩护清算、追杀政敌,同时向全社会系统灌注包含“台独”思想的政治理念,导致岛内政治对立加深,经济社会矛盾加剧,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甚至出现倒退。声讨民进党当局的民意迅速集结,根本原因就在于岛内社会对其将台湾引向何处,深感忧虑和不安。

  进一步分析当下台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可以看到,两岸关系的走向深刻影响着台湾的现实与未来。政治秉性顽固不化的民进党上台后,其领导人至今拒不承认作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的“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制度化联系沟通机制中断,两会对话协商停摆,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受影响。短短几个月,过去八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的红利迅速流失,台湾百业发展和百姓福祉受到损害。

  民进党当局表面上声称要维持两岸关系稳定,实际上却又开始玩弄暗度陈仓的把戏。在政治领域,纵容“”派团体再度炒作“加入联合国”,还运作由所谓“邦交国”“为台发声”;在经济领域,对台商投资大陆和两岸产业合作重施政策束缚,还搞出所谓“新南向政策”,逆潮流而动;在文教领域,推进“隐性台独”“柔性台独”动作频频,百多天就炮制了废除课纲微调、操弄“去孙中山化”等事件和议题。这桩桩件件,哪里看得到当局领导人言之凿凿对大陆“释放的善意”?

  针对当局的种种作为,岛内民意和舆论不断发出警讯,当政者何曾听进半句?民进党当局如若继续无视民瘼,在权力的傲慢里酣睡,被民意唾弃只会来得更快。在两岸关系性质的核心问题上,民进党当局如果继续打“模糊牌”,执迷不悟地以为可以蒙混过去,就不只是愚蠢的掩耳盗铃,更将为导致台湾向下沉沦而负上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