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一院新春送“光明” 8名患者接受角膜移植重见光明
(徐旭)春节还没过完,哈医大一院眼科三病房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复明工作。初四、初九两天,哈医大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研究所副所长、哈医大一院眼科教研室副主任、眼科三病房副主任张红教授,成功将3位爱心捐献者的眼角膜和两枚人工角膜,为8名角膜病患者进行了移植,为他们送上了新春最好的礼物。
大年初三和初八两天,大庆、兰西和哈市先后有3名角膜志愿捐献者去世,哈医大一院省眼库岳超英、孙云端、关韵等工作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辗转三地,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遗体告别仪式后,获取了6枚珍贵的角膜。
15日,哈市香坊区孙先生向省眼库工作人员表示,自己71岁的父亲因病去世前,已经说不出话,只能指着自己的眼睛,让儿子完成他的意愿。随后,眼库工作人员迅速根据角膜匹配的情况和患者的等级顺序,迅速联系到6名适应的患者,另有两名适合人工角膜的患者,来院进行移植手术。
没想到年还没过完,就接到了医院让来手术的通知,什么新年礼物和红包都比不上能让自己看见这个世界好。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的于孝老人在术前表示,自己非常感谢捐献角膜的好心人和张红大夫,自己这么多年什么都看不见太憋屈了,这个滋味他太知道了,将来要是自己去世那天,只要这个角膜能用就通过医生的手把它留下来,把能用的都捐给需要的人。
张红教授介绍,经过她亲自检查,这8名患者眼病各不相同,其中65岁的绥化市民于孝5岁右眼就看不见,5年前接受角膜移植,因没及时复检,术后两个月产生排斥反应,双眼伴生白内障、青光眼,情况复杂。72岁的嫩江市民张志财,自幼患有双眼角膜斑翳,7年前患双眼白内障,需根据术中情况进行手术。针对不同的病例,张红教授决定为8名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11日,大年初四,张红教授和助手宋甄医师在哈医大一院眼科超乳手术室一直手术到午夜11点,为5名适合的角膜病患者进行了传统穿透性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人工角膜移植术。目前,5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16日下午3点,在超乳手术室,张红教授在助手宋甄医师的帮助下先后为3名患者进行移植了手术。于孝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为了让老人早日复明、减少手术费用,张医生决定为其同时进行角膜移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青光眼减压三个手术。
手术历时3个小时,快结束的时候于孝就告诉张医生:自己看得见了。随后,张红为张志才进行了改良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这种新技术可以保留患者角膜内皮,减少排斥反应。当张红教授为最后一名患有角膜穿孔、眼内感染、角膜瘘的患者,实施病灶清除、前房冲洗及人工角膜移植术后,又是午夜11点。长时间静坐手术,让张医生的双腿肿到穿不进鞋子,但是看到患者重见光明后的笑脸,总能让她感到欣慰。
17日下午,3名患者接受了揭纱和视力检查,术后都恢复的很好,张志才的视力达到了0.4。张红教授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们的实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当天,哈铁局乘务段郑州组的10名列车员通过媒体了解到白内障捐献的感人故事,来到省眼库签署了自愿角膜捐献协议。刘列车长表示,人没了一把火烧成灰有啥用,把能用的留给小孩,留给下一代,留给需要的人才有用。
张红教授自1994年以第一名毕业留校以后一直从事白内障、角膜病的诊治工作,并赴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深造。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角膜内皮移植及深板层角膜移植等新技术。
目前,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可开展全层、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这些新的角膜成分移植。成分移植手术方法与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相比较,可以减少术后排斥,更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特点,手术损伤小,术后水肿轻,由于移植导致的散光小,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视觉效果大幅度提升。成分角膜移植使一个角膜供体多人受益,使捐献者的善举得到更多人的荣享。此外,张红教授还引进了人工角膜移植术,为以往不能接受常规角膜移植的角膜病患者提供复明机会。同时,眼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还在进行干细胞制备组织工程角膜的研究。
张红教授表示,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应用组织工程制备的人工角膜来进行移植治疗,为更多在黑暗中等待的人送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