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办民校”,只见扎堆开办不见规范?

06.09.2015  11:51

  9月1日,广州市不少新的学校开学,迎来第一届新生。据本埠媒体报道,这些新涌现出来的学校有“名校办民校”的影子,有名牌大学办的中小学,也有名牌公办学校办的实验学校。

  从名校多年的财力和师资积累来看,有策略有步骤地开办分校或民校,不会有太大的技术难题。只要支持方包括楼盘开发商、地方政府看中其招牌,提供土地,名校开花结果就像开分店一样容易。有了名校的磁场效应,自然能吸引相关产业的聚合,会提升居民规模,会提高地价楼价,会增加一个地方的文化品牌。所以就市场供需双方来看,优质教育扩大再生产,是具有双赢互利效果的,也是政策允许、企业热衷、居民得益的。

  然而,“教育就是为了赚钱”始终是名校办民校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此外,转移国有资源用于少部分人,也是这种模式经常被诟病的一点。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就曾经提出提案,指出“名校办民校”混淆了原本公、民产权清晰的资本界限,并对真正的民办教育、私立教育造成了不公的影响。于是广州市教育局也提出:这批学校的出路是公办还是民办,不能含糊不清。

  可是当一部分在公办名校母体的庇护下“茁壮成长”,经过时间积淀,几乎就会成了一种顽强的事实存在。在公众心目中,这些学校就是有公办标准的名校。至于法律意义上的产权问题,公众并不关心,真正关注的是用多少钱能进哪一档次的学校。以前是交择校费进公校,现在是直接买“准公校”学位。既然家长都是以花钱买产品的心态来面对教育,那么提供者自然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价并设计教育流程。竞争模式和资源配置就会和其他私立教育毫无分别,都是为了持续营利与再生产。

  当教育产业“进化”到这一步的时候,其实社会阶层的分歧已经是非常明显了。家境一般的孩子,只能靠努力考试、努力比赛得来的分数去竞争公校提供的有限学位。相反,家境殷实的孩子,就会有很多学位的选择,会被市场上的各种“民校”争夺,因为有钱学生的家庭就是民校最好的供养者。而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却又是那些以公校为“母公司”的民校。“母子同体”之下,单纯的民校怎么可能超越名校办出来的民校呢?

  由此可见,有关部门多年倡导的多元、平等竞争的教育市场,至今还很难说已经形成。有人会说美国教育也是这个样子的,穷人上公校,富人上私立。然而在我们这里,纯粹的民校,往往是留给连户口都没有的群体使用的。大部分“精英”家庭,和名校们达成了某种默契,用政策允许的方式获得了另一条绿色通道,进而催生出庞大的体制外名校垄断市场。有了这种利益导向,哪个公校还会固守公办教育那一亩三分地,还会坚持面向普罗大众教书育人呢?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