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70后最想生二孩 80后表示“不感冒”
最近这些日子,没有什么比“二孩”话题更吸引人的眼球,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从QQ群到朋友圈,从茶余饭后到街谈巷议,“二孩”成了无可争议的主角。
五中全会公报中“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终于将猜想坐实,这着实让许多家庭睡不着觉了:政策放开了,生还是不生?
70后很激动:“真想再要一个”
张喜军是我市一家建材企业老板,高中毕业后,他一个人到大庆闯荡,如今生活殷实,38岁的他有一个11岁的儿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可是,看到儿子一个人太孤单,他早就想再要个孩子,最好是女儿,“儿女双全”是他最盼望的。
“我和妻子都是在大家庭里长大的,兄弟姐妹的陪伴是无法替换的,我一定要再生一个孩子。”张喜军说。可限于国家政策不允许,因此,夫妻俩一直没要二胎。
前不久听说“全面开放二胎”的消息,夫妻俩特别高兴,从现在开始,夫妻俩就开始锻炼身体,做好准备!
1978年出生的孙海萍与丈夫已育有一女,现在读初中。政策一出,公婆就着急了,“家里生活条件没问题,我们支持你们再要一个,现在不要,以后该后悔了。”
“我们也想要,但首先我俩得调理身体,毕竟没有准备,生完女儿后又采取了节育措施,老公烟酒没戒,这些都需要调理,如果顺利,准备好后政策也刚好落地。”孙海萍说。
据了解,处于36至45岁年龄段的70后群体是“全面二孩”政策的期待者,再要一个孩子的希望重新燃起。70后群体家庭处于稳定期,多数工作稳定,车、房、存款一一具备,且夫妻有稳定的收入,第一个孩子也比较大,如果再要一个孩子,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一个“决定”。此时,年龄和身体状况成了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毕竟这时候要孩子,算是高龄了。
80后小郁闷: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刚把这个带大点,就要再生一个,你愿意和谁生就生去,我是不生……”34岁的李军在事业单位工作,妻子是公务员,听说政策放开,李军动了再要一个孩子的念头。可没想到,妻子不同意,这让他有点郁闷。
李军的儿子今年6周岁,李军觉得,儿子明年就上小学了,这时候有精力和能力照顾第二个孩子。可妻子说:“生个孩子容易,但要把孩子从小拉扯大,还要培养好,需要巨大的精力和物质基础,就像这几天朋友圈转的一个段子,80后上面养着四个老人,要是再生俩孩子,等老了还得帮俩孩子带四个孙子,想想都可怕。”“我也想生个老二,跟老大做个伴,可现如今,养个孩子可不是容易事啊!”家住湖滨花园小区的张女士31岁,是个80后母亲,两岁的孩子一直由她照看。她告诉记者,给孩子花钱方面,她特别舍得,尽量让孩子拥有最好的物质条件。
张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小的时候,母乳喂养花不了多少钱,但如果喂奶粉,每月花费至少要500元,如果买进口奶粉,费用还要高。
此外,孩子每月还要上两三次早教课,每节早教课费用为130元左右,领孩子逛街购物每月大约花费500元,买些衣服和玩具。
“现在,孩子要上幼儿园了,这对我们两口子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张女士说,“总想给孩子选个好点的幼儿园,打听到托儿费每月1000元到3000元不等,实际开销肯定只加不减,没有好的物质基础根本承受不了。”
显然,对于80后独生子女来说,生育二胎的确需要好好思量。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不妨先将家庭、事业、自身诸方面好好规划,为生育第二个宝宝创造更好的条件。、
90后很淡定:生与不生,与我何干
对于初建家庭或还未组建起家庭的90后来说,为人父母的意识还尚未建立。
周可与妻子都是90后,两人大学二年级开始谈恋爱,毕业后,女友随他来大庆工作,今年5月二人完婚。
婚后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两人不是去父母家蹭饭,就是到饭店吃,周末一起看电影,长假外出旅游……
结婚半年了,双方老人催着他们赶紧要个孩子,面对父母的催促,他们回答得很轻松:“我们还小呢,再玩几年吧,要是你们实在想要孙子,我们就生,生完孩子你们带……”最近,长辈们听到“全面二孩”的消息,又让夫妻俩要两个孩子。
23岁的刘阳正在筹备与女友小杨的婚礼,两人都是独生子女,对于二孩全面开放政策,他们说:“没感觉”。
“人太多,抬高房价物价,哪哪儿都是人,生孩子将来也是面临激烈竞争,干吗要生呢?”刘阳认为,年轻一代的想法已经不一样了,“我俩有四个老人要照顾,将来尽心尽力把他们照顾好就行了,等我们老了,往养老院里一住就完事。生了孩子万一再教育不好,还不是给社会添累赘?生不生都不一定,至于是不是要两个,那就更没想过了。”
“全面二孩”政策出来后,从近期看来,70后、80后关注得相对迫切,刚刚进入生育年龄的90后几乎还沾不上边,但从政策的长远角度来看,无论在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90后都占有更多优势。
在生活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生二胎无疑是一件奢侈的事,生二胎,不能不掂量一下自身诸方面能力,那些“孩奴”、“房奴”一肩挑的夫妇,要养一个孩子和四个老人,压力犹如山大,如何想象再添一张嘴的情形?
而生与不生,还有个信心问题,信心往往来自做父母的实力、底气及身体状况。各方面条件具备,自然就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了。
编辑: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