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向全产业链发展 “三步走”重振亚麻产业

09.12.2014  11:20

  钱玺勇 记者 刘柏森

  日前,哈尔滨市亚麻产业协会在延寿县成立。虽然冠名“哈尔滨市”,但是协会领导层以延寿县亚麻纺织企业管理者为主,32个理事单位中也有相当数量是该县的亚麻纺织企业。

  延寿县积极推动成立的这个协会,其宗旨是促进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提高产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协调发展,目标便是“重新振兴延寿县乃至哈尔滨市的亚麻产业”。

   历史亚麻产业曾兴旺一时

  为什么说要“重新振兴”呢?因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延寿亚麻产业无论是种植还是纺织加工都曾非常兴旺过。

  延寿地处浅山区,旱田较多,非常适宜亚麻的种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延寿县亚麻产业达到鼎盛时期,全县有大大小小亚麻纺织企业26家,产业工人达到3000多人。亚麻种植面积最高达到了10万亩,亚麻产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在省内亚麻业曾名噪一时。

  但由于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且多为亚麻纱等初级产品,管理原始粗放,延寿县的多数亚麻纺织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弱。到本世纪初,国际和国内的亚麻终端市场需求迅速萎缩,造成这些亚麻纺织企业产品大量积压,生产基本停产,工人失业半失业,麻农有麻卖不出或卖不上价而纷纷转种别的农作物。

   现状产业“两头在外”

  近年来,随着亚麻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凭借原来的产业基础和成规模的成熟产业工人,延寿县亚麻纺织业有所复苏,一些老厂通过改制后再投入生产,一些新厂也先后落地。

  今年7月,延寿亚麻纺织业又添新军,哈尔滨延寿亚麻纺织有限公司正式开工投产。该公司总投资1.1亿元,拥有纺纱设备80多台套,设计产能为每年生产亚麻纱1万锭。

  至目前,延寿县亚麻纺织企业已发展到18户,其中有规模以上亚麻纺织企业7家,全县纺纱规模达到3万锭,年产亚麻纱6000多吨、亚麻布1000万码。

  虽然延寿县亚麻纺织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但是新当选的哈尔滨市亚麻产业协会会长、延寿县继嘉亚麻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闫俊毅不时表现出忧心。令闫俊毅担忧的是亚麻产业“两头在外”的现状。

  闫俊毅告诉记者,目前,亚麻纺纱的产能90%在中国,另10%在印度、西欧和白俄罗斯;而用来纺纱的原料亚麻打成麻90%的产量在西欧的法、比、荷等国。也就是说,中国是亚麻纺纱大国,但是亚麻纺织原料基本靠进口。近3年来,亚麻打成麻的价格上涨了近1倍,且未来降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极大程度地挤压了中国麻纺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在销售端,由于国内缺少亚麻制成品特别是高端制成品的开发,国内所产亚麻纱绝大多数出口到美欧等发达国家。国际亚麻市场一有个风吹草动,延寿县的亚麻纺织业将很有可能重蹈本世纪初产业低迷的覆辙。

   未来建立全产业链才会稳健发展

  如何改变这种“两头在外”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出席哈尔滨市亚麻产业协会成立会议的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认为,只有把延寿目前比较短的亚麻产业链条拉长,扩大亚麻种植面积以保证原料供应,深度开发亚麻制成品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亚麻产业才能稳健地发展。

  然而,要扩大亚麻的种植面积却并非易事。由于多年来亚麻种植面积极度萎缩,省内亚麻种子的开发相比西欧亚麻种植区要落后得多,亩产量要比西欧差一倍以上。另外,农民种什么主要靠市场来调节。在现阶段,在种粮有补贴、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高且价格稳定的情况下,农民种亚麻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有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参照粮食补贴推出亚麻的种植补贴政策。亦有专家指出,由于补贴资金巨大,涉及面又特广,亚麻种植补贴政策的推出不可能一蹴而就。至于说开发亚麻终端产品,如高档时装、家居用品等,亦因为技术和人才等的缺乏一时也难于见到成效。

  虽然延长亚麻产业的链条任重道远,但是也有众多好消息。比如延寿县亚麻基地依托省农科院和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选育了“龙麻1号”和“双亚非拉2号”等适应该县环境的8个亚麻种子。今年,延寿县试种了120亩亚麻,效果非常好。明年,有关部门将采用“公司+农户”和种植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农民进一步扩大亚麻种植面积。为了做大亚麻产业,延寿县制定了《亚麻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根据该《规划》,延寿县未来亚麻产业发展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2015年底之前,进一步扩充亚麻纺纱产能,力争使亚麻纺纱规模达到5万锭,纺纱能力达到1.5万吨,织布能力突破1000万码;第二步是在2016年到2018年,延伸亚麻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亚麻产品多元化发展格局,重点开发以家纺为主导的产品类型,包括家居用品、饰品、衣帽鞋袜和工艺品等,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第三步是2019年到2020年,推进亚麻产业由重纺织加工向重亚麻深度开发转变,基本形成从亚麻种植到生产加工再到深度开发的产业发展新业态。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