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加快打造冰城夏都旅游文化名城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哈尔滨市将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变革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推动哈尔滨市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快打造冰城夏都旅游文化名城,计划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4%以上。
过去一年,哈尔滨市旅游业态向文化交流、绘画艺术、时装展示等更多行业迈进,带动相关产业竞相发展,群众休闲消费明显提升。连续两年,中央大街的客流量日均增加近10万人次,主要商圈的客流量比同期增长15%,工农业旅游人数倍增,旅游季演绎质效提升。“旅游+皮草”成为新时尚,形成了60多亿元的庞大市场。在旅游的带动下,铁路、公路、航空客流量连创新高,去年冰雪节期间,太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月平均增长19.5%,增幅列全国30个超千万机场之首,全年旅客吞吐量增长14.8%。
哈尔滨市积极应对激烈竞争和外部赶超,打好冰雪旅游同冰雪文化、体育、经贸、时尚竞相发展的组合拳,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的国际化程度和市场化运作水平显著提升。哈尔滨连续多年位居冬季最热旅游城市前列。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作为我省唯一保留的国家级节庆活动,去年实现接待过夜游游客598.84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7.37%。以哈尔滨为龙头的五大精品旅游线路辐射全省,哈尔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冰雪旅游名城。
同时,以“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为牵动的夏季避暑旅游取得突破。太阳岛、呼兰河口等6个湿地旅游景区的规模质量不断加强,新增就业3000多人,全新组合的16条高品质湿地线路带火了自驾游和自驾游市场,推动湿地旅游的质效提升。啤酒节、五花山赏秋节、老街音乐汇等群众性活动持续升温,成为旅游休闲消费新热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哈尔滨市接待过夜游客达37.84万人次,过夜旅游收入11.76亿元。
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2015年,哈尔滨市接待游客达到649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07.9亿元,同比增长15.4%。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哈尔滨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扩大内需的新引擎。
目前,哈尔滨已跻身全国60个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三家和全球避暑名城百强。“冰城夏都”城市形象更加鲜明,知晓率上升到95.3%,荣膺中国十大最具人气旅游城市和十大最具特色旅游城市,位列中国2015“一带一路”旅游推广城市前十强。2016年,哈尔滨市将坚持冰城夏都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建设,坚持冰雪和生态两大核心卖点,逐步完善冰雪和避暑旅游体系建设。珍惜欧陆风情、北方名俗文化、俄罗斯文化等旅游资源,加强同冰雪、避暑旅游的融合,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冰城夏都国际旅游文化名称建设。
2016年,哈尔滨市将推进“旅游+”,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全面推进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老建筑、老景观的开发利用,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打造旅游文化时尚融合发展的样板景区。深入发掘各领域的时尚亮点,通过时装周、皮草节、模特大赛、电影节动漫周等国际时尚节事活动,提升哈尔滨城市品质。加快旅游业与二产融合发展,支持哈尔滨啤酒厂、哈药集团等大型企业做大工业旅游项目,鼓励旅游企业开发工业旅游产品。支持以旅游购物直通车、旅游看房团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推进旅游购物、旅游地产等新模式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旅游,拓展低空飞行、自驾车房车旅游市场,支持本地旅游企业开展旅游网络购物、在线旅游租车等新业态。
2016年,哈尔滨市将放大冰雪节品牌效应,增强创意理念,带动皮草时装、啤酒、寒地温泉等产业发展。推动冰雪大世界、雪博会、伏尔加庄园等传统冰雪景区科技、文化、管理创新,加强冰和雪的融合、兼顾艺术性和娱乐性,形成核心产品带动全省冬季旅游发展。同时,依托哈尔滨市整体生态化优势,以湿地、山林、温泉等为主,设计推出一批具有鲜明特征和时尚要素的夏季旅游产品,扩大哈尔滨市夏季避暑旅游影响力,进一步完善“两季繁荣、四季发展”的格局。
(来源: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