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在全国率先全部取消自设行政审批事项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成效明显,成为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全面改革的关键举措和突破口。今起,本报推出“哈尔滨行政审批大提速”系列报道,从简政放权、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决心和理念四个方面,对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报道,解析该项工作“领跑”全国的深层内因。
6月26日,一则重磅新闻在《哈尔滨日报》刊出——哈尔滨市级自设57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这在全国有立法权的城市中是第一个。
更令人震撼的是,《哈尔滨市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随之在报纸上公示。这份“权力清单”足足刊发了13个整版,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地列出了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事项的范围、内容及负责部门。
把“挤干了水分”、明确了责任的“权力清单”向全市公示,这在哈尔滨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在全国也属罕见。而隐藏其后的推动力量,正是哈尔滨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实施的一次“自我革命”。
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说:“权力清单就是列出行政权力许可,限定权力合理区间,按国家改革审批流程规定去做。清单之外的,都属行政乱作为。就是要把权力放在笼子里,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向社会公开‘权力清单’,更便于全社会查核落实和群众监督。”
下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走出制度建设的“连环炮”。哈尔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砍掉”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努力做到“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简政“组合拳”不仅倒逼政府完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也刺激释放出强劲的市场内生动力。
“我们一直盼着政府能把‘权力清单’晒在阳光下。这样一来,再办审批就不用担心哪个部门跑不到,也不必顾忌‘潜规则’了。”香坊区一家建筑公司负责人赵晓刚说。
对赵晓刚来说,跑各种审批一直是公司里最烦琐的工作之一,但这次公示的“权力清单”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们的施工经常涉及到规划、城管、绿化、环卫、交警等多个部门,很多都是市、区交叉审批,办起来要跑多个部门。”赵晓刚说,“报纸上登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我看了好几遍,发现许多审批取消了,还有一些被精简、合并了,真是太好了。我感到这次政府简政放权的决心很大。”
赵晓刚的“轻松感”源于哈尔滨市政府始于去年的一场“自我削权”。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针对简政放权的总体要求,哈尔滨对本市自设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
“取消审批是对相关部门的‘削权’,这往往牵扯到部门利益,也意味取消了其权力寻租的空间,是一次难度很大的‘自我革命’。”市政府副秘书长单国俊说,“但困难再大也要推进。我们对本市现行有效的243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全面进行‘体检’,重点查找和清理了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束缚企业和个人投资创新活力、增设地方门槛等15个方面的问题。”
在市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王忠民看来,原有的许多市本级审批都是从方便行政机关的角度规定的。“比如说,按原有规定,公交企业合并、分立或变更法人代表,要由交通部门审批,再到工商部门办变更手续,等于给办事人多设了一道门槛。现在取消了交通部门的审批,变更事项由工商部门告知交通部门即可,大大简化了办事程序。”
在这场“自我革命”中,哈尔滨共清理出57项自设行政审批事项,其中行政许可26项,审批备案、登记注册等非许可类审批31项,全部予以取消。这在全国有立法权的城市中是第一个。同时,哈市暂停实施了上级设立的55项行政审批事项,共计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12项。
“至此,哈尔滨自设审批一件也没有保留,实现了彻底‘清零’。这在全国大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单国俊说。